(1)“扶法”提素质。以农民夜校为载体开办“法治夜校”实现每村每月1次法治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平台开办“村村通”法治警情广播等栏目实现每村每天1部法治节目。同时,通过建立法治图书室,发放“法治宣传口袋书”“法治宣传掌中宝”“法治宣传挂画”等,实现1户1本法治书籍。以“灌入式”的方法让法律知识内化于心。(2)“扶治”建良序。深化乡村“1+8”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梳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民事代办服务清单,推动村级事务管理规范高效;探索村规民约契约化管理,强化村规民约执行力,推动村规民约由“伦理教化”向“法治规范”转变;建立乡贤名录,成立乡贤协会,引导乡贤参与村庄建设、矛盾化解,带领群众创业致富。(3)“扶志”添动力。开展年度“脱贫示范户”“致富星”“守法户”评选活动,邀请贫困户先进典型讲述“致富经”,组织贫困户代表参观“脱贫示范户”,通过亲身体验,现场学习,消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目前,已评选出“脱贫示范户”100余户、“致富星”200余名、“守法户”400余户,示范带动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由救济向开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