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查定责。针对生活、建筑、漂浮物等4类垃圾,全覆盖排查城乡结合部、环境敏感区、交通干道沿线、河流(湖泊)等重点区域,针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位置、成分、堆放年限、规模建立整治台账,并逐点明确整治牵头领导、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及目标要求。全区排查上报大滩镇横梁村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3处,落实整治责任人20余名,预计2019年12月底前全面整治到位。(2)分类整治。针对建筑垃圾较多且有机垃圾比重不大的进行生态修复、覆土绿化,对有机垃圾比重较高的转运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对无害化处理难度较大的进行易地搬迁或帷幕防渗,同时由属地乡镇对整治场区进行生态修复、水质监测。今年以来,已经有效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7处。(3)督查销号。建立滚动销号制度,围绕堆放点垃圾清运、后续恢复等情况,由区级整治督查组对责任单位、属地乡镇开展随机督查,对整治措施到位、效果显著的及时销号,对整治进度滞后、发生二次污染的约谈牵头领导并全区通报,同时视其程度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中予以倒扣分。今年以来,已进行整治督查9次,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销号率达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