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广元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2020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应急工作方案的通知 » 详情
广元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2020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应急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0-06-01      来源: 市应急管理局
【字号:
打印


各县区应急管理局,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管理局:

现将《广元市2020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应急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广元市应急管理局

2020年5月6


广元市2020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应急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及救援准备工作,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规定、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印发《四川省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方案》的通知(川应急函【2020】200号)及市委办、市政府办《广元市防汛抗旱总体应急预案》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2020年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

根据市气象局对2020年气象预测,我市5月可能有强降雨;6~11月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多1~2成,有强降雨集中时段。预测全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能存在频发、多发、高发态势,特别是5~10月汛期,强降雨集中时段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也是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要做好局部持续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准备工作。对高位边坡、泥石流沟口和隐蔽性较强且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甄别和防范。

二、2020年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重点

  1. 重点应急区域

    根据全市地质环境区域差异特征,将全市地质灾害划分为3个重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1.龙门山区:主要包括青川县、剑阁西部、利州西部,重点是青川县的房石~关庄~凉水及木鱼~沙洲一带、利州区的三堆~白龙湖环湖区域和剑阁县的清江河等河谷两侧半山地带。该区域位于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周围,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高位边坡滑塌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险情一般为中小型,局部为大型。

    2.米仓山区:主要包括旺苍、朝天及利州和昭化北部,其中旺苍县的五权镇~英萃~国华~盐河一带和朝天区的东溪河~朝天镇~大滩一带为地质灾害高发区域,该区域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在山前斜坡、陡坡区域易发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及地面裂缝等,隐患点的险情为中型和小型。

    3.四川盆部地区:主要包括苍溪、剑阁南部、昭化局部,其中剑阁县的江口~木马~白龙~金仙一带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该区域内地质灾害在陡坡垦植及工程切坡处发育,主要为滑坡、崩塌等,隐患点险情多为中型和小型。

    4.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主要为青川县、剑阁县、朝天区、利州区西北部,要注意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

    (二)重点应急部位

    1.由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人口较为密集场所潜在威胁大,是重点应急抢险部位。如集中安置点、学校、医院、场镇村庄、独立工矿企业、旅游景区、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工地及其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

    2.受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影响,改变了地形地貌,加剧了地质环境的破坏。特别是高易发区内不科学的开挖切坡、弃土的回填、无序的排水等工程活动,存在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高风险,工程活动区域亦是重点应急抢险部位。

    三、全市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任务

    (一)健全完善应急组织和预案体系。要健全完善政府主导、应急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技术力量支撑、社会力量参与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组织体系,健全以行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地质灾害应急责任体系,把地质灾害应急防范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结合机构改革和基层撤乡并镇后应急工作人员的变动,确保应急工作具体落实到点、落实到人,应急工作不断档;要抓紧修订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加快形成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合力,组织开展应急避险演练,灾时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工作;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联络人,并报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备案(电话:3270175、传真:3262369)。

    (二)切实做好应急救援准备。要严格按方案实施2019年中央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救援资金应急处置项目,从源头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要加强与经、交通、教育、住建、自然资源、水利、旅游、电力、扶贫开发、气象等有关部门对接,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防范和救援处置工作;要制订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手册,建立高效快捷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体系;要充分依靠专业地勘单位、科研院所,组建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立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库,制订应急队伍管理办法,确保灾时联得上、调得动、救得下;要建立健全县、乡、村(社区)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高物资调配效率和资源统筹利用水平,满足重点防范区域突发地质灾害应对工作需要。

    (三)加强应急宣传培训和演练。要求将地质灾害的应急演练贯穿全年,要组织辖区内从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人员开展不少于1次的业务培训,适时组织辖区内地质灾害专业技术队伍开展应急处置拉练演练,检验快反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对消防、矿山救援等队伍地质灾害的专业救援培训,增强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救援能力和水平;要利用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及督导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工矿企业、在建工地等领域的地质灾害宣传培训;要常态化组织多灾种、多部门参与的综合性应急演练和桌面推演,突出实效、战练结合,通过应急救援和处置队伍的观摩学习、培训、演练等活动,共同提高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四)畅通地质灾害信息网络。要强化与自然资源、气象、水利、住建、交通、水利旅游、电力、扶贫等部门信息共享,统筹用好各类信息资源,遇强降雨天气过程,联合开展视频会商和调度工作,加强地质灾害成灾风险的综合分析研判,前置应急救援力量,有针对性部署应急防范工作;要严格落实汛期应急值守规定,认真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人员在岗在位;要严格地质灾害信息报送规定,落实信息速报、首报、续报、终报要求,坚决杜绝瞒报、迟报、漏报等问题的发生。

    (五)建立地质灾害清单式管理。要建立地质灾害隐患清单、防灾责任人清单和应急救援力量清单,摸清风险防范底数;要加强与发改、自然资源、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联动,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措施落实情况抽查检查,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督促相关部门和项目业主落实应急防范措施。

    (六)编制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方案。要会同自然资源、规划、住建、水利、交通和农业农村等部门,结合本地区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提出年度地质灾害应急重点区和具体应急防范措施,编制、公布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应急工作方案,并报市应急管理局备案;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应急工作方案应作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的重要决策依据。(联系人:张小平,联系电话:18683911060)

    (七)科学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要在接到地质灾害灾(险)情后的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派出工作队伍赶赴灾害现场,了解情况,主动作为;要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启动应急预案,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履职尽责,科学组织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小地质灾害损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