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土’够‘接地气’!讲的都是些老百姓听得懂的话,不仅朗朗上口还好记。通过宣讲,大家对党的政策和全会精神了解得更深更透了……”这是近段时间来昭化区基层群众聆听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后的一致感受。
连日来,昭化区先后组织知客宣讲队、文艺小分队、百姓宣讲团等队伍深入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等地,打造基层宣讲“轻骑兵”,打通基层宣讲“最后一公里”,切实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推动全会精神在昭化大地落地生根。
知客宣讲进农家 将全会精神送到群众“家门口”
“各位嘉宾听我言,五中全会作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立足长远抓关键。十三五把小康建,十四五更不平凡。经济社会大发展,二0三五远景观……”12日,在昭化区太公镇回龙村的一场结婚庆典上,知客张克清大声“唱”着自己编的“顺口溜”,向嘉宾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近年来,昭化区针对基层宣讲方式方法单一、灵活性不够,宣讲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等现状,将农村知客纳入宣讲队伍,打破过去照本宣科式的宣讲模式,用基层群众听得懂的“土味话”进行宣讲。
“种植业、科学化,家家粮仓装不下。养殖业、环保化,农户都养鸡猪鸭……”13日晚,在磨滩镇一家喜宴上,“金牌知客”李荣华一边忙着帮主人招待客人,一边吹起了全会精神“宣传号子”。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昭化,张克清、李荣华等60余名知客组成宣讲队伍,他们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的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网络、专题会等多种渠道,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相关精神,并结合自身认识和农村知客特点,将群众关心关注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厉行节约等热点内容,创作成“顺口溜”以及快板、小段子,通过红白喜事进行宣讲,并通过放映公益电影来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截至目前,该区知客宣讲队伍已先后深入太公、磨滩、虎跳、红岩等镇,开展宣讲30余场。
文艺小分队下基层 将全会精神搬到“舞台上”
受冷空气影响,连日气温持续走低,寒潮强势来袭,而昭化区“振兴乡村·文化惠民”送文化(戏曲)、法治下乡活动让原本寒冷的冬天“热”了起来。
“趁着这良辰美景天,容我把五中全会说一番……”15日一大早,虎跳镇广场上已经挤满了观众,大家兴致勃勃、翘首以待,全然忘记了当下的严寒。
川剧《变脸》、器乐独奏《万马奔腾》、戏曲联唱《梨园春早》、小品《脱不脱》等15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吸引了无数掌声。演出现场,文艺小分队成员刘小英作起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主题宣讲,问答环节,村民们积极举手、踊跃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
“考虑到天寒地冻大家来去不方便,镇上还特意安排了免费公交接送,安逸得很!”现场看演出的虎跳镇断桥一组村民刘荣道打趣道,潇潇洒洒看演出,高高兴兴把家还。
据了解,为了让党的理论政策更加深入民心,昭化区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融入到相声、小品、歌曲中,文艺小分队带着这些“精神食粮”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分众化、互动式宣讲,通过文艺表演传递党的声音、传播全会精神,让人民群众得以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也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到了实处。
迄今为止,该区共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演出80余场,受众过万人。
百姓宣讲团入车间 让全会精神抵达基层“神经末梢”
“现在村社道路全都硬化了,家家户户建起了楼房,农民也开起了小汽车,孩子有书读,贫困户看病不花钱……这些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16日,在元坝镇四川俊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加工基地,昭化区百姓宣讲团成员周俊英利用午休时间与基地务工的老百姓围坐在一起,细述近几年家乡的变化,以拉家常的方式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聊”进职工群众心窝里。
“昭化区在阻击返贫上建立了哪些机制?”“贫困户脱贫后还能享受医疗扶贫政策吗?”……交流现场,周俊英还回答了职工群众关心的问题,面对面、互动式宣讲,过去“文艺范”的理论更具“草根气”,让全会精神更易于理解消化。
据悉,昭化百姓宣讲团主要由村组干部、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等40余名成员组成,大家深入工矿企业、工厂车间、乡镇农村进行巡回宣讲,让全会精神畅通基层每一处“毛细血管”。
“不仅如此,我们还组建了12个区委宣讲团,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宣讲、宣讲团成员集中宣讲的方式,分赴各镇各部门开展宣讲。”昭化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除线下宣讲外,该区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体平台,让广大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全会主要精神,减少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与全会精神落实两手抓、两不误。(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