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力抓机制建设。完善责任落实机制,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乡镇、部门职责。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每年投入约111.5万元用于生活垃圾分类建设。建立“奖励积分”机制,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回收和有害垃圾分类处理的积极性。探索社会化运行机制,引进广元市绿港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助力全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截至今年2月,县城区回收可回收垃圾808.6吨、有害垃圾0.9吨。(2)全力抓设施建设。在县城区建设并投入使用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居家馆23个。督促27家强制分类单位投入约290万元配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购置15吨垃圾转运车6辆、25吨垃圾转运车4辆、县城区餐厨垃圾转运车2辆,运送处理生活垃圾130吨/日,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基本完善。(3)全力抓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全面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意义等。深入机关、广场、学校等场所开展有奖问答、有奖分类等宣传活动12场次。刊播宣传标语1200余条,发放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等宣传资料3.5万余份,县城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注册户数达15977户,群众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可度、知晓度、参与度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