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开展隐患排查。组织区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单位组建排查组12个和六〇四大队专业技术力量,对300处历史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河道、学校、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现场落实整改责任人限时整改。目前未新增隐患点。⑵及时监测预警。对排查在册的地灾隐患点落实12名地灾隐患监测责任人、86名监测员24小时轮班值守,做好监测、预警、预报工作。依托45个自动化雨量监测仪实时监测降雨量等,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周边群众做好预警避险准备。目前,共发出预警信息12条。⑶加强应急保障。建立100余支10人以上的专(兼)职应急抢险工作队,强化应急处置力量;对各单位防汛物资进行充实完善,采购雨衣、铁锨等11类应急救援物资。通过编发自救知识宣传册、媒体发布温馨提示等方式提升群众应急避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