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元市坚持把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企业诉求为牵引,创新政府服务供给,探索形成政企常态化沟通“六大机制”,致力用高效政务服务跑出企业发展的“加速度”。有效实现了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市域内营商环境高位提升、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政府治理效能不断优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24号),明确要求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及时回应企业和群众诉求。广元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提级建立“书记+市长双召集人”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党委政府双线推进,同步调整市营商办至市政府办,高效整合民营办、马上办、效能办骨干人员至营商办联合办公,2021年将市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与市政府转变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暨政务公开推进小组职能进行优化整合,建立“市、县一体联动”推进工作机制,实现权责的高度统一。探索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六大机制”,全面组建起广元营商环境诉求受理和分级办理“一张网”,正助力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一、主要做法
(一)纾困助企激活力,健全困难问题会商机制。多渠道收集议题,创新行业部门、网络平台、商会、营商环境监督员、第三方评估5大困难问题搜集机制,打通“12345”政务服务“总客服”、“服务民营企业市长直通车”等市场主体申诉通道。多措施解决难题,建立重点项目、工业、民营、返乡创业、外贸、服务业企业6个困难问题会商会,由市领导牵头定期召开,点对点研究解决市场主体烦心事、揪心事。多方位督导落实,建立问题解决督导机制,实行台账管理、逐项盯对、逐项落实,确保问题解决的及时性。
(二)当好企业贴心人,健全跟踪服务机制。切实转变“管理者”角色,主动俯下身子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项目管家”。建立深化政银企沟通协作、府院联动、产销对接、人才保障四项要素保障制度,先后出台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12条措施、创新创业人才特殊支持十条措施,建立以贯彻善意文明执法理念主的财产保全、查封工作机制,搭建“天府信用通—广融通”平台,积极开展“广元造”等产销对接活动、农特产品消费帮扶促进行动,创新“周末工程师”柔性引才机制等举措,实现了常态化对接沟通、全过程保障落实。
(三)为企发展优服务,健全决策参与机制。坚持开门纳策、问需于企,开门定政策,稳定市场主体预期,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全方位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涉企政策集中公开和推送、涉企决策实施评估、主动公开兑现四项制度,创新推行企业代表列席政府会议,开辟企业家建言献策“绿色通道”,政府重大项目、资金投向、融资需求主动推送,涉企政策调整征询企业家意见和合法补偿制度,以及涉企政策直达企业、涉企政策专项解答和政务公开等举措,充分调动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四)依法履职看担当,健全亲清新交往机制。从制度上明确政商交往边界,构建起“政”依纪依规办事、“商”按市场规律经营的底线红线。重点围绕诚信体系建设、厘清政商交往边界、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和明确,深入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建立“5个可为”“7个不可为”正负清单、企业8个方面守法廉洁经营要求、工程建设“十九严禁”规定、严格把握党员干部“三个区分开来”、以及错告澄清等制度,构建起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广元模式”。
(五)互信共赢促提升,健全政企互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政府、第三方作用,建立企业评价政府职能部门、市场主体评价政务服务窗口、第三方评价政企沟通、政府部门评价市场主体四项互评机制,创新开展“百企评执法”、“百企评营商环境”、“阳光问政(廉)”企业专场等活动,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全面落实“红黑榜”制度,推行一般性违法经营行为“首违不罚”“再犯重罚”等“柔性执法”措施,作出停工停业行政处罚的需报市政府批准,有效实现了政府治理能力和市场主体发展的双提升。
(六)政企沟通有保障,健全闭环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目标绩效指挥棒作用,把市场主体的评价纳入目标绩效考核,2020年起同步将营商环境测评结果纳入单位综合目标考核。加强对机关效能的考核,出台《广元市机关效能考评办法》,推动工作落实力度。建立通报约谈制度,实行不作为乱作为“差评”通报、两年考核靠后约谈主要领导等制度,全力确保机制有序运转,实现问题发现、分析、处置、考核的闭环式管理。
二、取得成效
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广元政企沟通呈现出及时、顺畅、高效等显著特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加协调。
一是实现了困难问题的高效解决。2020年以来6个困难问题会商会参与企业183家,涉及融资、用工、市场、出行、疫情防控等方面问题149个,已解决131个。例如,福建客商陈华在广元投资1.2亿元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和加工厂,受疫情影响,公司订单几乎全部退单,相关部门引导公司从出口转内销,从线下转线上,实现平稳过渡。二是实现了要素保障的全面落实。金融方面,2020年,全市19家银行机构为296户新增企业投放贷款323.29亿元,其中,为新增289户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53.88亿元,为中小企业节约融资成本7160.73万元。法治保障方面,近三年,全市破产重整案件9件,四川心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成为府院联动典型案例。人才方面,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108家,遴选出首批“蜀道英才”203人,4名专家教授入选2020年“天府万人计划”,累计柔性引进周末工程师300余人,刚性引进硕士、博士等紧缺高层次人才1500余人。参与决策方面,2020年,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等政策制定召开座谈会、听证会6场次,采纳吸收意见建议300余条。减税降费方面,2020年新增减税降费8.08亿元,减免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房租3302万元。三是实现了政企发展的双促双赢。2019年广元荣获“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称号,2020年广元营商环境排名由2019年的全省第15名提升至第6名,在2020年发布的《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中广元进入中国政府效率“百高市”行列,位列全国第64位、全省第1位,2020年广元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1%、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3位。例如,1997年“娃哈哈”公司到广元投资,基于广元长期稳健的政企关系,“娃哈哈”公司不断增加投资,广元基地成为仅次于杭州总部的最大饮料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