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担当作为 高起点凝聚发展新动能
——中央宣讲团来川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报告会引发我市各部门党员干部热议
11月25日上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在成都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秘书长林尚立作宣讲报告。四川省主、分会场2万余人参加报告会。
在广元分会场收听收看的各部门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这场报告会,让自己对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和全会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有了更加深刻的
认识和更加准确的把握,进一步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信心和决心。接下来将按照党中央部署,聚焦担当作为,高起点凝聚发展新动能。
市经信局: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 实施好工业倍增计划
报告会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经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自觉补足精神之钙,不断提升党性修养,深扎信仰信念之根,确保始终与党中央思想同心、目标同向、步调同拍。”作为经济系统的牵头部门,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深入开展精准服务进企业、热心服务进小区、跟踪服务促落实等活动,找准问题症结,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办实事项目高质量落地见效,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市经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将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鲜明“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的导向,着力做大铝基材料、绿色家居两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机械电子三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利用产业,实施好工业倍增计划,推动“十四五”工业良好开局,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谋划好明年各项工作。
市发改委: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 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宣讲报告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解读了全会的主题主线和主要成果。”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此次宣讲报告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全会精神,特别是对《决议》的重大意义、重要贡献、重点内容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理解。
接下来,市发改委班子成员将坚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自觉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真正做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围绕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全力以赴,着力抓好宏观经济运行调度、项目投资、规划编制实施、优化营商环境、绿色低碳发展等工作,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市交通运输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着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品质
如何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起来?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听了此次宣讲,深刻领悟了“两个确立”“五大历史意义”“十个坚持”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做到上下联动、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在学习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作为交通人,市交通运输局将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导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党员干部更好地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增强斗志,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交通强国、交通强省建设,立足广元实际,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定位为牵引,着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着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品质,着力提高创新融合发展水平,着力健全行业现代化治理体系。
接下来,市交通运输局将聚力发展枢纽经济,筑牢经济发展根基,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全省前列”的交通强市,为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元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实有力的交通支撑和保障。
市教育局:大力实施教育提质工程 奋力建设四川知名教育高地
“全市教育系统将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深刻领会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经验,从中汲取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智慧力量。深刻领会新时代我们党的努力方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教育提质赶考路。”在我市分会场聆听报告的市教育局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结合全市教育实际,全市教育系统将进一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热潮,切实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针对下一步工作,市教育局将把学习全会精神有机融入到工作中,不断推动全市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扎实推进教育“双减”“五项管理”、破除“五唯”等工作,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不同学段、城乡学生特点开展好“体美劳”教育,扎实推进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同时,将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快速发展,普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普通高中、多元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稳步内涵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实施教育提质工程,突出抓好提升高中教育质量、优化城区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三江职教园区、创建本科院校等重点工作,奋力建设四川知名教育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