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元市和绵阳市之间的剑阁蜀道上,有一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树林,号称“三百里程十万树”。这里有1万多株树龄在1700年至2300年的古柏树,被当地人称为“张飞柏”。这些古柏树源自秦代以来至明清时期的7次大规模植树活动,从古代的县令一直到现在,在离任交接时都要一一清点古柏树,或许这就是中国林长制的源头。”
——《中国环境报》头版发表四川省委副书记 、省长黄强在2021年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上的致辞:《生态美则天府美 生态兴则四川兴》
黄强省长在讲话中提到的
“三百里程十万树”
描述的就是位于广元的翠云廊
01
翠云廊的古柏树
为历朝历代所精心植造
其中,最重要的植树有两次
皇柏大道
据说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
在道两旁种植上成排的松柏
用以彰显天子的威仪
还有一种说法是秦始皇修筑阿房宫
曾在蜀中大量砍伐树木
“蜀山兀,阿房出”
蜀中百姓怨声载道
为了安抚百姓,便下令在驿道旁植树
因此,翠云廊也被称为“皇柏大道”
据林业专家考证
现翠云廊沿线胸径2米以上
树龄2000多年的古柏
应当都是秦朝时所植
张飞植柏
第二次对翠云廊大规模种植的是张飞
相传张飞当年为巴西(今阆中市)太守
军证往来频繁
剑州又是蜀都至中原的必经之地
于是张飞下令士兵与百姓沿驿道种树
至今当地还流传着
张飞“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传说
近万株古柏铸就的翠云长廊
如自然生命的图腾
再现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奇缘
02
“藏在深闺无人识”的拦马墙
是翠云廊最精华的一段
拦马墙位于剑阁城北镇境内
有参天古柏240多株
平均每25米有一株
其中有“状元柏”“望夫柏”“鸳鸯柏”
“怀胎柏”“石牛柏”“七仙女柏”等
苍翠挺拔、独具特色
从凉山铺到清凉桥
长达5公里的拦马墙
除了树古外
还有道古、交通设施古
是古蜀道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段
有“天下第一古道”的美誉
03
守护古柏,广元在行动
蜀道人来人往,岁月年轮更替
古柏保护,任重而道远
2019年
剑阁县获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后
启动了“皇二代”工程
按照抚育挂牌一批、补植一批、
新栽一批的方式
在驿道两侧无柏处培育“二代古柏”
促进蜀道古柏世代相传
延展翠云廊绿色脉络
同时,为翠云廊驿道7800多株古柏
量身定制了“身份证”
为驿道古柏建立了APP电子档案
通过扫描APP二维码就能详细地了解
每株古柏编号、树名、树龄、
生长状况、文化典故等要素
实行身份化识别管理
对古柏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有了“身份证”的古柏树
剑阁县还完善了
自明代以来“官员离任交接”的历史惯例
推出驿道古柏离任交接制度
明确由县长及各乡镇长分段包干
建立古柏移交项目清单
离任时对古柏基本信息进行逐一清点核对
▲2020年8月31日,在剑阁县举行的古柏保护行政首长离任交接仪式上,离任县长向新任县长移交了7803株古柏树。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
《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
对进一步加强剑门蜀道的保护和利用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条例》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古柏按照树干外五十米划定保护范围,禁止在古柏保护范围内从事除保护措施外的建设活动。”
至今,翠云廊已有7600余株古柏
被认定为省一级古树
并入选省级古树名录
翠云廊,已真正成为一条“绿色长廊”
“历史长廊”“文化长廊”
▲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多次在此进行艺术写生
▲翠云廊成为学生研学旅行的好去处
三百里程十万树
古柏参天岁月长
这个冬天
记得来翠云廊打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