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所向是幸福
——写在2022年广元市两会开幕之际
29天前,在广元经开区盘龙镇东升村,随着一辆动车缓缓驶入,标志着历时3年建设的广元动车所(一期)存车场正式竣工投用;
3个月前,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广元有8.62万公顷大熊猫栖息地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划界范围内。国家公园建设后,将更加有利于对大熊猫的保护,稳定大熊猫的繁衍生息,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其他物种。
2021年,我市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全年改造完成115个老旧小区;农村危房改造开工2041 户,目前已有1445户竣工,全市累计农房安全隐患排查52.2822万户;
当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 20615公里,开通农村客运班线 505条,建立以班线为主、预约兜底式为辅的乡村客运基本服务体系,满足了广大乡村群众“出门进车门、坐车到家门”的出行需求和迫切愿望;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市委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阔步前进的每一个瞬间,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以民为本 让人人都有获得感
一年来,尽管面对多重困难叠加的严峻形势,全市民生改善却从未停滞。全市各级党组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件件困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妥善解决。
减免非民族自治地区1.65万名幼儿保教费、城镇新增就业3.96 万人、7 个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或低收费开放、建成45个行政村32109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021年,市本级启动实施55件重点办实事项目,均已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完成率100%;7个县区和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286 件重点办实事项目,均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完成率100%。
把“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份民生答卷,浸透着浓浓的民生情怀,镌刻着步履铿锵的民生足迹。
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也是最大的民生。当去年盛夏德尔塔变异株侵袭 周边城市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强音响彻川北大地。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有序防控,确保广元境内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脱贫攻坚曾是全市最大的民生工程,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各部门坚持民生优先,认真分析归纳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拿出措施,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
截至2021年底,全市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3.44万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1.01万名企业退休人员、44万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均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全市工伤保险参保 21.3万人;为全市267.61余万常住城乡居民免费提供 12 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咨询服务16904人次 和法律援助案件服务2068 件……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聚焦创新 重点突破民生难题
每天吃完早饭,家住万缘街道的退休职工龚洪运就要到河边绿道去走走看看,顺便再逛逛湿地公园,呼吸新鲜空气,和三五好友一起做 1 小时健身操……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这一年,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全市空气优良天数率 96.1%,森林覆盖率达 58%以上,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干流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水质改善程度位居全国前列。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宜居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加快建设,中国最干净城市基本建成。如今,广元处处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市民已习惯了在朋友圈晒“广元蓝”。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这一年,全市扎实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作为两项改革“调乡、合村、并组、优化社区”系列“组合拳”的拓展延伸,社区治理创新被纳入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2021年,是全省实施 “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示范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截至目前,全市第一批 2个县(市、区)、2个街道(乡镇)、6个社区试点任务已完成,社区治理由“机关化”“办公化”转向“亲民化”“服务化”。
小区智能停车系统 4 套、高龄老 人配备智能手环10个、全覆盖智能监 控61个、物件二维码追踪……走进芸香社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的智慧小区很是亮眼。利州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南河街道体育场社区和雪峰街道芸香社区被纳入全省首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名单。
补齐短板 回应群众民生需求
“老楼装新梯”,是一个民生“老大难”。特别是在一些老旧小区,行动不变的居民加装电梯的愿望更加强烈。 群众的急盼急需,就是民生工作的指向。我市就进一步做好既有住宅电梯增设工作制定指导意见,明确“双 2/3 参与,双 3/4 同意”后,业主就可开启老旧小区装电梯的编制方案、申报部门审查等程序。截至目前,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增设电梯约 400 部。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一年来,民生改革着重补短板、兜底线,对准突出矛盾,亮出硬招实招,在教育、医疗、居住、就业等群众最为关心的领域,民生的堵点、痛点得以打通、治理。
牢牢兜住基本民生。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创业就业服务,深入推进技能提升行动;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门诊和住院救助限额;持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打造乡村运输“金通工程”品牌;推动公共场所、互联网应用等适老化改造;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强化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
“现在家门口就能把土鸡蛋卖掉 还卖到了 1.5 元一个。”在朝天区曾家镇白鹰村电商服务站,村民付文英高兴地说。时下,广元乡村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开始触“电”,农户将自家农 产品通过电商服务站点销售,而且卖出了好价格。
“从我们镇上到县里有 93 公里,以前去县上办理医保事项要花一天时间,现在到镇上就能办好。”随着镇便民服务中心开通医保经办服务后,苍溪县高坡镇玉地村村民王秀英再也不 用跑远路了。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标升级工程,推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错时延时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压减培训机构数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大力实施 “健康守护”工程,深入推进“健康广元”建设。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全市人民正昂首阔步,向着更美好幸福的明天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