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团结花开 幸福自来 ——朝天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 详情
团结花开 幸福自来 ——朝天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 2022-08-25      来源: 广元新闻网
【字号:
打印

8月22日,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朝天区大滩镇新生村,端庄大气的牌楼、错落有致的民居、生动美观的文化墙、喜笑颜开的回汉群众,无不洋溢着团结进步的幸福气息。

朝天区是北向入川第一个县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秦蜀锁钥”“川北门户”之称,历来为南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走廊。全区现有汉、回、羌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1000 余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区。

“村里的乡亲,不管哪个民族,有了困难,都必须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这是我们村所有回汉群众达成的共识。”同村共庄、相邻共居、同班共校、同事共乐,在新生村,回汉两族群众团结进步的故事讲不完。

汉族群众黄兆军修入户路时,要占用回族群众穆培志和其他几户回族群众家的林地,穆培志二话不说就率先把地让了出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汉族群众黄兆华和回族姑娘敏晓晓,密切配合,坚守卡口,为乡亲们筑起生命健康安全的坚实防线;回族群众哈志友示范带动乡亲养殖牛羊,户均年增收达12000元…… “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新生村党支部书记穆国军不无自豪地说,新生村417名回族群众和830名汉族群众团结共进,让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户户住新居,处处换新颜,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生村回汉群众团结一家亲的场景,只是朝天区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

“组织引领,汇聚民族团结进步之力;文化凝神,滋养民族团结进步之魂;发展聚力,共享民族团结进步之果;法治固本,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之基。”近年来,朝天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持续实施“组织引领”“文化凝神”“发展聚力”“法治固本”四大工程,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区呈现出经济发展、山川秀美、 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位于朝天镇明月路社区的马家巷,综合治理提升工程让这个曾经脏、乱、差的1200余名回、汉群众聚居的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

“以前,不足2米宽的巷道布满了杂乱的线路,污水乱排、垃圾乱丢的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回汉群众的生产生活。”朝天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统筹整合资金186万元用于马家巷的综合治理提升,目前,已完成消防管道铺设4000余米,线路改造6000余米。地面硬化、边角地绿化、夜景亮化、墙面彩化以及业态培育正在加快推进,在推进过程中,融入民族元素、廉洁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等,充分体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氛围。

朝天镇从民族团结自治、党员责任划片、落实门前“五包”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巩固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各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朝天区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就像阳光、空气般融进全区各民族群众的生活中,流淌在各民族群众的血液里。

下一步,朝天区将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断满足各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疫情防控等各项中心工作,让各族群众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