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准核算,摸清家底。一是强化业务培训。召开全县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百日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围绕“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收入算账指标,对收入算账进行再指导再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二是锁定重点对象。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为依托,以数据分析和精准核算为手段,分类建立台账,实现对象精准化。三是全面入户核实。聚焦三类重点对象,主要围绕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情况、“三保障一安全”巩固情况和支出情况等逐户逐项开展核实,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二、分析研判,精准施策。一是政策保障“低”收入人群。对预测2022年度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含)以下的脱贫户,通过兜底、救助等实施“一户多策”精准化帮扶,落实政策保障,落实责任人,确保“低”收入人群增速稳得住。二是对口帮扶“中”收入人群。对预测2022年度人均纯收入在8001-15500元的脱贫户,加快落实有关帮扶政策,积极引导发展短平快产业、就地就近务工就业,确保“中”收入人群增速再提升。三是引领提升“高”收入人群。对预测2022年度人均纯收入超过15500元的脱贫户,着力加强引导和服务,努力实现2022年度人均纯收入只增不减,确保“高”收入人群增速更牢固。
三、多举并用、稳定增收。一是突出产业帮扶。围绕苍溪梨、中药材、生猪肉牛羊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帮助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短板,精心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增强主导产业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引导脱贫人口选择短平快增收项目,确保短期内实现群众增产增收。二是突出就业促进。充分发挥驻外商会、劳务协作、农民工工作站作用,积极收集各地行业用工、企业缺工、家庭雇工信息,引导促进脱贫劳动力有序外出就业和就近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容易返贫”的脱贫劳动力就业。三是突出政策保障。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性转移支付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联动增长机制,逐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确保政策兜底保障的脱贫人口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及时兑现各类补贴,9月底前将耕地地力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各项涉农政策补贴足额发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