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2296名党的二十大代表肩负着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重托,凝聚着全党的意志,承载着人民的期望,履行着神圣的职责。
邓小燕就是其中的一员。
从种田栽秧直播卖货的新农人到党的二十大代表,邓小燕经历过创业的艰辛,也收获了奋斗的喜悦。
上门了解农户种植和收获情况 广元日报全媒记者 李道群 摄
短短五年时间,她带动“东宝贡米”种植面积由100亩发展到1万亩,辐射8个乡镇19个村,带动728户群众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如今的“东宝贡米”,不仅是“放心米”,更是“致富米”,她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贡米幺妹”。
边远山区实现“一步跨千年”的转变,邓小燕告诉记者,“是脱贫攻坚为我的青春点染了最亮的色彩,也是在乡村振兴的舞台找到了奋斗的意义。”
在北京以及回到家乡的这段时间,邓小燕内心是充盈的,步履是坚定的。本报记者一直对她进行跟踪采访,记录下了她履职尽职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下了她对未来美好的期许。
10月14日 我到北京了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普通党员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心情格外激动。我是种粮人,我最关心的也是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
这次到北京开会,我带了家乡的农产品,有剑阁的“东宝贡米”,广元的萝卜干、豆腐乳、辣椒酱。大会期间,我会宣传讲好家乡的故事,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不辜负家乡人民的嘱托和期望,认认真真开好大会,完成这一次光荣使命。
平日里电商直播推销家乡特产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朱荣 摄
10月16日 会场七排四号
今天,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当我第一次步入庄严神圣的人民大会堂,内心非常紧张、非常激动,也非常兴奋。
我坐在会场正中七排四号,距离主席台不到10米,第一次近距离见到总书记,倍感亲切和温暖。
现场聆听总书记作报告,我全程都挺直腰板,生怕错过一个字一句话,总书记的声音浑厚而坚定,大家都全神贯注。全场自发响起了30多次热烈掌声,每一次掌声都经久不息,代表着我们的共鸣和心声。
总书记的报告有三点让我印象尤其深刻,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一是信心。新时代这十年,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办成了三件大事,我们都是亲历者、见证者。总书记提出的到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宏伟、未来可期,我为生逢伟大时代而无比自豪!
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下,亿万人民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我们一定能谱写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崭新篇章,在新时代创造新的伟大成就。
二是责任。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特别是“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听到这里,现场的掌声久久不能停歇,总书记的话说到大家心坎里了,增强了我们“新农人”的信心决心。我是一名党员,是一名代表,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个事情一直做下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自己责无旁贷。
三是担当。农村是我们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总书记在报告中对我们年轻人寄予厚望,为我们今后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那些温暖的话就像专门对我说的一样。这些年,我们家乡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像我一样回家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农村的舞台很大,是我们年轻人历练成长、干事创业的好平台。
10月18日 大家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今天,在分组讨论中我发言了。我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想把家乡的发展、家乡的变化、家乡的声音带到北京。
发言中,我给大家讲了自己返乡创业的故事和家乡巨变。
剑阁县东宝镇是三县交界的地方,原来被称为“三不搭”地头,靠天吃饭,等雨栽秧,年轻人都不愿呆在这个穷山沟。大学毕业后,我也离开家乡,到沿海打拼。
在外打拼,我十分想念牵挂家乡父老乡亲,萌生了回乡创业,为家乡做些事的想法。恰逢2015年国家出台支持返乡创业政策,我觉得“东风来了”,毅然回到家乡。
我的家乡是远近闻名的“贡米之乡”,从唐朝就开始种植“贡米”。但是长期以来,价格起不来,种的人少了。我想这么好的米就这样困在大山里太可惜了,于是决定带领大家发展稻米产业。
没想到,第一年就吃了“败仗”,试种的100亩全部以失败告终。好在家乡党委政府一直关心我、鼓励我、支持我,提供了创业无息贷款,组织我学习种植水稻的专业知识,慢慢地,我有了信心,乡亲们也信任我。短短五年时间,“东宝贡米”种植面积由100亩发展到1万亩,辐射8个乡镇19个村,带动728户群众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如今的“东宝贡米”,不仅是“放心米”,更是“致富米”,我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贡米幺妹”。
近年来,不仅是我们双西村摘掉了穷帽,全国的乡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边远山区还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转变,这都是脱贫攻坚创造的奇迹。回顾几年的奋斗经历,是脱贫攻坚成就了我的青春,是返乡创业实现了我的价值,我打心底里感谢共产党、感恩总书记。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如何用“一粒米撬动大产业”?经过论证摸索,我们公司确定了农旅融合发展的思路,先后建设了“贡米”产业园、乡村旅游农耕体验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等,连续举办了两届“插秧节”“打谷节”,巩固壮大了稻米产业。同时,我们采用“互联网+”模式,把剑门关豆腐、青川黑木耳、苍溪红心猕猴桃等广元农特产品推向全国各地,每年销量5000余吨,不仅提高了家乡农特产品知名度,而且带动了乡亲们致富增收。近年来,乡村振兴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业兴家富、村美人和的新农村不断呈现。乡村振兴的舞台很大,是年轻人历练成长、干事创业的好平台,我决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贡献力量,再种三十年粮!
发言过程中,回想起创业历程的艰辛,与此刻的荣光交织碰撞,那些过往经历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现场的代表,得到了大家的肯定。特别是当我讲到,“东宝贡米”种植面积由100亩发展到1万亩,带动728户群众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时,大家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那一刻,我感觉激动又自豪。
回到广元后分享参会体会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恒 摄
10月20日 眼中的亮光
紧张的会议间隙,我也和代表们一起交流学习,感受和收获都很多。
来自马边彝族自治县的彝族代表立克拢拢,跟我年龄相仿。他给我看了他们村道路的变化对比图,深情地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总书记的关怀,他们可能永远走不出大山,更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也给他讲了我们家乡的变化和老百姓对党的感恩。那一刻,我们的眼中都有亮光。
我带来的家乡特产受到代表们的喜爱,真的太开心了,他们品尝后给予了一致好评。我向代表们介绍了广元的相关情况,请他们多来广元指导、多支持广元发展。我还和同样来自基层的“玫瑰姐姐”陈望慧、“巴中守粮人”蒲丽蓉等代表分享了创业历程,交流了参会感受。大会期间,还偶遇了浙江省的代表,我向他们表达了广元人民的感恩之情。
会议期间,很忙碌,也很充实。
10月22日 新征程再出发
今天,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大会闭幕后,总书记亲切会见全体参会代表,并和我们合影留念,当时我与总书记距离不到1米,这是我离总书记最近一次。他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又和蔼可亲。这是我最难忘、最珍贵的时刻。
就像总书记说的那样,新征程,再出发。大会闭幕了,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把回到家乡后要做的事整理了一下。
我一定要认真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展宣讲,及时把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丰富内涵和参加盛会的亲身经历、现场感悟用家乡话讲出来,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宣讲员,做一只勤劳的“小燕子”,把二十大的春风带入千家万户。
我一定全力以赴投入到市委“拼经济、搞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当先锋、冲在前,继续扩大“东宝贡米”种植面积,做大做强订单农业,提升“贡米”产业园,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以“一粒米撬动大产业”。我决心再种三十年粮,带动更多群众多种粮、种好粮,为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出一份力。
我一定坚持以党的二十大代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带动更多乡亲一道振兴乡村,带动更多年轻人建设美丽家乡。
10月26日 当好宣传员
今天受邀参加广元市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给大家分享了我的参会感悟和体会。市委书记何树平对我说:“作为全市党员的优秀代表,肩负全市16.9万余名党员的信任和300万广元人民的重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参加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充分展示了广元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他希望我当好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线宣传员,用亲身体会、朴素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宣传好、宣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好政策,引导群众更加自觉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当好忠实践行者,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和基层一线。
重任在肩,我会不忘初心使命,保持“不服输、敢争先”的精气神,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10月28日 奋斗就能看到好风景
在田间参与秋收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朱荣 摄
今天,来到剑阁县东宝镇,我和乡亲们一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坝坝会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与乡亲们息息相关的精神被制作成展板,大家围坐在一起学习讨论,热情很高。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让乡亲们对未来充满了干劲。
乡村是一个大舞台,奋斗就能看到好风景。现在,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懂经营的年轻人回来了,通过电商把村里的农产品卖到山外、卖到全国。我希望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农村发展中来。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支持青年人返乡创业的好政策出台,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让返乡创业青年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让青年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