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标准化打造“真能办”。搭建四级便民服务网格,统筹资金1900余万元,对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改造,目前共采购安装187套“村能办”视频审批设备,实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联,社保、医保等高频服务事项能够跨层级跨区域联动办理。目前全区共梳理出24类141项政务便民服务高频事项,实现95%以上的民生事项不出村。⑵规范化运行“高效办”。按“村级初审—扫描上传—视频连线—办结回传—证照打印”流程,实行材料一次提供、区镇村三级共享,依规分级“秒批秒办”。建立视频沟通模式,办事群众与窗口人员和村社干部线上面对面沟通,做到能办的“稍等片刻”、确需补充资料的“现场开单”、暂不能办理的“当面说清”。通过“村能办”,已累计为群众办事2.2万余件,群众办事时间减少85%、事项办理环节减少65%、材料减免80%,群众满意度达100%。⑶清单化管理“稳定办”。编印“村能办”事项清单,尤其是针对老弱病残幼等特殊人群办事需求,推行“周二定点办理+流动随办”“上门来办+远程协办”等方式,全天候、全方位和全要素保障群众办事见效。政府可通过平台“清单”实时调度村(社区)工作开展情况,做到事事有回响。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转码上墙”,办事群众通过扫码即可获知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受理地点等信息,更加快捷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