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四川省田长制办公室通报了2022年全省田长制工作考核结果,我市2022年度田长制工作考核等次位列全省第一。
自2022年2月田长制工作在昭化区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全面推行田长制改革作为健全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落实党政保护耕地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探索镇包村、村包组、组包地块监管新路径,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网格化管理和动态监测,切实打通耕地保护监管“最后一公里”。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我市印发了《广元市全面推行田长制实施方案》,明确田长制工作的总体要求、组织体系、主要任务和工作保障要求。按照省田长制要求,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田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成员和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为副田长的全市田长制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县、乡(镇)、村四级田长责任体系,设立市级田长副田长37名,县级田长副田长192名,乡(镇)级田长副田长1269名,村级田长1605名。
细化管理网格,选任网格田长。根据国土“三调”数据、变更调查数据、航飞影像等,对全市400余万亩耕地进行细化分解,共划分田长制管理网格8414个,逐一从村社干部、党员代表、耕种大户、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群体中选任网格员“田长”8324名(部分网格员负责2个网格)。设立公示标牌和保护标识,详细公示各级田长信息、责任区域、职能职责和举报投诉电话。通过末端延伸发力扎实推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衔接耕地保护格局。
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田长制运行。我市成立市田长制办公室并加快其履职能力建设,印发了《广元市田长制运行规则》《广元市田长巡田工作制度》《广元市田长制工作督查制度》等5项制度,规范田长制工作运行规则。设立田长制公示牌1764个,各级田长和网格员充分发挥“前沿哨所”作用,利用巡田APP开展巡田工作3万余次,解决上报违法违规线索100余条,全市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在全省“我是田长”主题征文活动,我市青川县选送的《我当田长的那些事》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