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注入“绿色金融” 守护“绿水青山”广元市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详情
注入“绿色金融” 守护“绿水青山”广元市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 2023-09-26      来源: 人行广元中心支行
【字号:
打印

一、深化改革,优化金融“服务”供给。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和组织推动。印发《广元市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意见》,成立市绿色金融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市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明确绿色金融支持重点,加强对全市绿色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指导。二是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探索制定《广元市银行业绿色支行评价办法》,明确绿色支行创建标准。指导银行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绿色金融事业部,先后成功创建广元农商行东坝支行、中行剑阁支行、农发行旺苍支行等四家“绿色支行”。三是强化金融机构绿色理念。连续三年组织银行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引导银行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推动自身运营节能减排,并成为全省首个实现环境信息披露法人银行全覆盖的地市。四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开展法人银行绿色金融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央行评级。健全银行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办法,提高绿色贷款考核权重。联合市总工会开展全市绿色金融劳动竞赛,激发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活力。

二、金融加力,筑牢巴蜀“生态”底色。

广元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生态保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意义重大。一是支持构建“森林”生态屏障。强化国家储备林建设金融服务,创新推出“担保+林权质押”“林木产品+林下经济+可行性缺口补助收入”等信贷模式,为国储林提供超长期、低成本信贷资金。目前,已对全市7个国储林项目完成授信59.05亿元,发放贷款7.37亿元,涉及92.3万亩。二是推动“水体”生态保护。积极支持重点流域水资源保护和修复,通过PPP方式发放2.74亿元,支持嘉陵江流域河道污水治理。以特许经营权质押融资方式,向两家大型排污企业发放贷款2.3亿元,支持嘉陵江流域沿岸生活及工厂污水治理,推动嘉陵江水质保护。发放超30亿元贷款,支持亭子口水利枢纽建设,推动完善嘉陵江水生态系统旱涝灾害防控及应对系统。三是支持“土地”环境保护。发放16.82亿元支持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开展山路林村综合整治,扩大和保护生态空间。以“财政奖补资金+保证”金融服务模式,放贷3,160万元支持昭化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有效推动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环境治理。四是强化“气体”污染治理。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碳账户建设及金融应用,重点推动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已建立企业碳账户85个,并发放碳账户挂钩贷款6.99亿元。创新推出“碳足迹”挂钩贷、“环保贷”“环卫贷”“减碳贷”等信贷产品,助力节能环保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二季度末,全市节能环保产业信贷余额31.99亿元。

三、聚焦发力,助推生态“价值”实现。

一是助推生态农业发展。在全省率先推行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推出“肉牛产业链贷款”“智慧畜牧贷”等新产品,支持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再贷款+特色产业贷”模式,支持苍溪红心猕猴桃、剑门关土鸡、青川木耳等特色生态农产品做大做强。目前,已向生态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9.73亿元,加速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二是支持生态旅游发展。紧盯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广元独特的生态资源,支持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旅项目。指导农发行591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雄关幽谷项目建设、农行3.8亿元信贷资金投向剑门关景区提升项目、农发行636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创新推出剑门关旅游贷、剑门·畅游贷、民宿贷、农(渔)家乐贷、文创贷等系列特色信贷产品支持生态旅游发展。截至7月末,全市文旅产业贷款余额27.1亿元,同比增长30.3%。三是创新支持清洁能源开发。充分依托广元风力资源禀赋优势,针对风电企业收入特点,指导银行机构推出“未来收益权抵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投放22.35亿元贷款支持风电项目建设与运营。指导农行发放全省首笔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5000万元,持续推动全市能源结构优化,助推风力资源价值转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