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出渠道畅通。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中心镇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引导益农信息社、便民服务点等融合发展,改建商贸中心、统舱配送等重点元素,持续健全县域商业网络体系,补齐“广元造”农特产品县乡村三级流通短板。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升级县级综合商贸服务中心1个、乡镇商贸中心9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2个、农贸市场20余个,“广元造”农产品物流成本同比下降5%。
(2)突出市场拓展。抓住杭广东西部协作、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机遇,精心组织“广元造”农特产品企业参加“消费启杭·共助奔富”“第九届农业发展博览会”“天府优选川东北行”等市场拓展活动30余场次,累计涉及广元黄茶、苍溪红心猕猴桃、剑门龚牛肉等100余种本土名优特新产品参展,拉动销售额超5亿元,带动当地脱贫户人均年增收超1000元。
(3)突出政策支持。出台《促进消费恢复发展十条措施》,支持企业在成都、杭州等全国重点城市及本地商超、景区等特定场所开设“广元造”产品专区专柜和专店,对达到规定面积给予补贴,最高达10万元。今年以来,“广元造”农特产品累计开设专区专柜和专店20余个,其中在浙江省开设有6个。目前,已印发《关于申报<促进消费恢复发展十条措施>项目的通知》,正落实奖补兑现。
(4)突出线上营销。健全完善“电商企业+直播平台+农户”协作机制,创新开展“云上秦巴山区年货节”“首届直播电商节”等活动70余场次,现场邀请川味盐太婆、农村张富贵等本土直播达人对“广元造”农特产品进行宣传推介,持续扩大“广元造”农特产品消费范围和品牌知晓率。1-10月,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98亿元,同比增长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