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规划。根据各乡镇(街道)实际情况及饮水安全问题类型的差异,充分考虑地域特点、人口聚居、水源水质等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供水工程规模和投资。同时,加强资源整合,将抗旱应急水源项目、雨水集蓄项目等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结合起来,实行多村多水源饮水联调联供,不断增加农村地区供水调节能力,提高供水保证率。(2)落实责任。压实农村供水“三个责任”,建立完善农村供水管理“三个制度”,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紧盯设施良好、管理规范、供水达标、水价合理、运行可靠等五个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着力提升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已完成2处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3)提高质量。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按照饮水安全建设的标准要求,以安全供水、生活污水排放处理相结合、水质处理与水源保护相结合等综合措施提升农村饮水安全质量。同时,在建大、并中、减小上下功夫,全力构建“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和“多源供给、互为备用”的城乡供水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农村供水工程共556处,供水水质合格率达9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