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靶向”明确“着力点”。聚焦重点行业,转变推进方法,联合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针对以工代赈、集体经济等政府投资类项目重点推进,明确将项目派工、参保凭据作为项目验收、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力争重点项目全入社、全派工、全参保。(2)“链式”压实“责任线”。围绕三级劳务体系建设,建立1个县级领导、1个业务专班指导、20个乡镇小组挂联的“1+1+20”人员组织机制,同时,落实专合社专职管理人员,打通县、部门、乡镇、村社运行管理全链条。(3)“拉网”拓宽“覆盖面”。组织挂联干部开展宣传业务培训,以“培训+考核”方式提升业务水平;落实政策宣传清单制、责任制,深入种茶育菌、村民自建等项目一线,面向劳务雇主进行针对性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