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升级教学场景。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全息化、沉浸式、交互式数字教育设施,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5个,打造“超真实+VR”新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学场景;构建“超链接+5G”新质技术技能人才数据体系,建设大数据平台2个,实现职教数据资源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调度互访。近两年,向高校、社会输送生源、人才2700余人。(2)打造实践场景。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构建“区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成技能人才应用实践基地50个,常态开展蔬菜嫁接育苗、猕猴桃避雨栽培、数控汽修等实训实践,完成省市县科技项目4项、获专利7项;实施“以赛代训、以赛提能、以赛创新”行动,荣获第三十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奖项。(3)营造文化场景。构建“兴趣激发+组建团队+生产实践”创新生态体系,成立“双创”中心,统筹科创支持资金95万元,配备指导教师46名,孵化创业创新社团40余个,完成创新课题、科研项目19项;探索制定《双创奖励支持办法》,对参与双创竞赛、双创课题的学生提供资金和学分奖励,营造“学生创新、教师创新、全校创新”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