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合资源搭平台。创新组建“1+5+N”协同服务平台,整合资源打造区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协同搭建农业生产性服务、农产品营销、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农业投资融资、农业风险防控“五大平台”,纵向延伸服务组织,设立镇级服务站、村级服务协办员,带动经营性服务组织抱团协作,梳理运营指导、主体孵化等26类服务事项。目前已遴选村级服务协办员130名,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128家,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小农户覆盖率超过60%。(2)聚力全链优供给。针对全链生产环节,开发供需精准对接APP和农业服务平台,采取“服务组织+小农户”“集体经济组织+服务组织+小农户”等模式,开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托管服务,实现减工降本。依托京东、“832”等电商平台,培育本土电商企业和营销主体157家,建成“万农合创云仓”,以订单方式上联终端消费市场,下接生产主体和农户。(3)健全机制提质效。坚持“有偿付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制定出台社会化服务财政补贴办法,明确以不低于服务费用市场均价的30%补贴服务组织。每年整合超过2000万元涉农资金,用于支持社会化服务主体培育、政府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目前,通过规模化、精准化、专业化、全程化服务,全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32%,农产品初加工率达70%,建成省、市、区级现代农业园区21个,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242元,同比增长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