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普查建名录。组织开展蜀道专项普查调研9次,对区域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昭化段)、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9处建立资源名录库;对沿线698株古树,按照“一树一档”“一树一策”,建立电子资料档案,编制成古树二维码,统一挂牌保护;对蜀道沿线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乡土建筑等51处建档立库,形成完备的文化资源档案体系。(2)高位引领助发展。完善规划编制,将蜀道纳入昭化古城创AAAAA级旅游景区规划范围,招引业主在沿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蜀道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举办大蜀道山地马拉松赛、大蜀道徒步游等文旅活动,提升知名度,同时挖掘沿线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价值,因地制宜建成太公红军树、虎跳红豆树、牛头村柿子树等8个古树微公园。(3)配套资金强保障。强化本级财政投入,年初预算安排剑门蜀道保护资金284.317万元,同比增长17.98%;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累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改造升级古城消防安保系统、保护修缮考棚、文庙、天雄关等,到位传统村落建设资金6250万元;利用古树名木普查专项资金20万元,对全区共1702株古树及98株后备古树进行全面普查,为蜀道后期的保护开发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