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思想认识和责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防汛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底线思维,树牢风险意识。及时部署防范应对工作,常态化排查连续降雨可能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气象次生灾害。严格落实“30123”预警叫应工作机制、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对全县乡镇值班值守、山洪灾害危险区和地灾隐患点监测员进行调度,确保相关责任人在岗在位。(2)强化会商研判和监测预警。县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气象等部门积极开展联合动态会商,紧盯雨情、汛情发展变化趋势,分析研判灾害危险区域风险,采取微信、QQ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村到户到人,防范责任全覆盖、无死角。(3)强化应急抢险和救灾救助。组织开展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力提升培训会。应急物资准备充足,在7个重点乡镇购置抢险救援装备和救灾物资3000余件套,确保达到转移安置群众“五有”要求。应急队伍准备充分,组织公安、民兵、消防救援、排涝抢险等力量组成抢险队伍44支1400余人,时刻保持临战状态,确保一旦出现险灾情,及时科学处置、有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