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改革风帆劲 潮涌满目新——广元市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 详情
改革风帆劲 潮涌满目新——广元市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发布时间: 2024-08-29      来源: 广元日报
【字号:
打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出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

乘着浩荡东风,广元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深入实施“1345”发展战略,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改革,全面落实重大改革任务,因地制宜推出一批原创性原动力改革事项,让“静态”资源“流动”起来,探索走出“资源—资产—资本”的新路径,全面深化改革气势如虹,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城乡建设绘就新图景,社会民生得到新提升,现代化建设展现出蓬勃态势。

立在“高”处:同向发力下好改革“一盘棋”

《沿袭“交树交印”古制,探索建立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林长制工作作为全省唯一市州受到国家林草局通报表扬,连续3年入选四川省全面深化改革年度典型案例,构建“1+5”优化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创新“周末工程师”柔性引才机制、创新构建省际交界地区区域协同发展联盟等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成绩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与行动,也是全市上下不断完善改革推进机制、狠抓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的担当与作为。市委书记何树平强调,要坚持冲着问题改、冲着效果干、冲着机制立,全力推出一批促发展惠民生利长远改革举措,不断开创广元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高点站位,谋划先行。研制出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的实施意见》及《分工方案》,推动党中央、省委改革部署在广元清单化具体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系统部署15项重点任务,谋划推出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制度体系、创新蜀道文化保护传承机制等改革举措,成立古树名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8个重点工作推进组,坚决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广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分年度制定《改革要点》和《落实台账》,以“清单制+责任制”的方式推动改革落地落实。

以上率下,担当履责。市委主要领导坚持靠前指挥、带头示范,市委常委会会议常态化研究改革工作,主持召开市委深改委(组)会议34次,专题研究重点领域改革。市委深改委先后审议出台改革方案220余个,市领导牵头推动近200多个专项改革方案落实。

健全机制,抓在实处。着力构建全市“一盘棋”改革工作格局,将市委、市政府联系副秘书长增设为专项小组办公室主任,加大专项小组统筹力度。建立特色改革事项台账,推动94项自主创新改革任务落实见效。实行“四个一”试点项目责任制,推动100多项国省重大改革试点取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成果。

“有力有效!”“实至名归!”今年1月,广元首次举办改革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时好评如潮,网络浏览量达1300多万次、投票数达694万。

随着改革的重锤一次次敲响,广元加快形成一大批解决深层次矛盾的制度成果,奏响以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谋在“新”处:自主创新改革味道浓成色足

改革无止境,发展不停步。

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广元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改革动能。

创新构建“1+5”优化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建立17个重点产业专班和1个要素保障专班,实行全链条、全要素、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让干部都落在产业链上。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其中,铝基新材料增长35.3%。

建立企业家恳谈会、“背靠背”直接评价、“一站式”惠企政策兑现专窗、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12345”亲商助企热线等工作机制,定期举办《阳光问政》营商环境专场,推动政府部门围着企业“转”成为新常态。

在全国首创不动产登记“五零五同步”模式,不动产登记办理环节由过去8个减少至1个,材料累计减少63项,13类登记业务“即时办结”,企业间所有不动产登记“1小时内办结”,100%登记业务“1个工作日内办结”,改革经验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在全国不动产登记官微刊载推广。

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制定《战略布局优化重组和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将原11户市属一级企业优化重组为5户,形成全新的“1+4+N”组织架构。

创新实施重点产业项目“揭榜攻坚”,建立“不服输、敢争先”激励约束机制,推行“流动红旗”、拉练评比、“四新一盘活”等举措,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经营主体活力持续迸发。

市委坚持拼字当头、产业为先、环境为要,全力以赴拼经济比发展,打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35条、调度奖惩10条措施等系列组合拳,中国西部铝锭贸易中心、四川首个铝期货指定交割库、全国煤炭交易中心西部(广元)交易专区挂牌运行,铝基新材料、硅基新材料、能源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风生水起,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大会、中国西部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广元)绿色铝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众商云集……在去年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6.7%、10.8%、9.1%,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跑出逐季回升的昂扬曲线。

盛夏时节,草木葱茏。在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瓜果蔬菜挂满枝头,一片片丰收的景象,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呈现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好画卷……放眼全市,全国首个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加快建设,全链推动茶叶、猕猴桃、核桃、肉牛羊、土鸡五大百亿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农产品优质优价,“万亩园”正在向“亩万元”转变,交出了一份靓丽的乡村振兴答卷。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不是“单选题”。广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出台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的决定,加快打造美丽四川广元样板,首创林长离任交接制度和“项目林长”制度,落实“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人”日常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的管护机制,试点建设古柏保护示范小区,同心守护11616株“绿色国宝”苍翠如昔。与此同时,扎实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创新建立国省考核断面ABCD精细管理制度,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森林覆盖率达57.9%,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绿色发展成为美丽广元的鲜明底色。

落在“实”处:绘就人民美好生活新图景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和“关键小事”——这是广元深入推进民生领域改革的重要发力点,也是群众“美好愿景”变成民生“幸福实景”的生动图景。

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劳务专业合作社社员参加工伤保险试点,有效破解了务工社员“伤无保”、雇主单位“伤不起”、专合社“伤咋办”的现实难题,“暖心”和“安心”成了社员共同的感受。

“我们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出台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举措,改革的力度提升了民生的温度。”广元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冀泽林说。

“城市海绵化改造,让生活更舒心”“地灾隐患消除了,心里踏实了”“免费体检送上门,贴心服务为老人”……今年46件民生实事加速实施,民生“清单”变幸福“账单”,展示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步。

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教育提质工程,扎实推进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剑门关高级中学等学校提质工作,创立并实施“爱·圆梦”项目……

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改革,全力打造五大品牌医院,做强十大精品专科,大力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丰富文化供给,赋能美好生活。进一步健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制机制,开展蜀道文化、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等地方文化研究。积极推进“文旅+”“+文旅”多元业态融合发展,中国(广元)女儿节、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节、古蜀道徒步游等节会活动精彩出圈,市民游客好评如潮,广元以自信开放的姿态“广纳天下客、元梦新蜀道”。

提升精细化水平,筑牢基层善治根基。着力打造“村能办”“家门办”便民服务体系,依规将80件事项授权村级现场办理。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试点,创新建立矛盾纠纷“一地办”模式,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矛盾纠纷调处率同比提升40.6%。广元连续8年被评为中国最安全城市。

发展和安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创新运行“安全隐患随手拍”系统、全省首创山洪灾害预警信息“30123”叫应机制,群众成为安全生产的“吹哨人”,连续60个月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连续3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元将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元新篇章蓄势赋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