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榜样引领,志愿服务温暖人心,移风易俗热潮涌动……如今的广元,从机关单位到基层田埂,从城镇社区到乡间村落,文明的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我市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城市文明建设作为增强群众获得感的幸福工程、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系统工程,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实现“双提升”,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广元新篇章蓄势赋能。
深化文明培育
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
用身边的鲜活榜样厚植文明土壤,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时代新风,是我市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的生动实践。
不惧寒冬勇救落水者的张斌,心向阳光逆风成长的新时代好少年徐天宇……无不诠释着文明广元和谐幸福的基调。
去年,我市精心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推荐、学习宣传活动,先后举办70余场“德耀广元·榜样力量”身边好人进社区宣讲活动和300余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群众性主题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树立了崇德向善、共建文明的鲜明导向。
文明培育的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我市精心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庆祝系列活动,举办广元市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和第三届乡村知客大赛,精心打造“戎声嘹亮”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广元品牌,开展以“老兵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国防教育巡回宣讲活动20余场,听众达2万余人次。文明乡风建设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15个村镇、8个单位、2个家庭、2所学校,被推荐为新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单位、家庭、校园;创排全省首部移风易俗舞台剧《背时的酒》;喜剧小品《入土未安》在省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上成功展演;赵海伶、唐天勇等广元元素在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闪耀发光,11人被评为“中国好人”“四川好人”,2人入选四川省道德模范,选树省、市级新时代好少年10余名……
文明的种子,在广元大地绽放出绚烂之花。
坚定为民初心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推进城市文明建设,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我市始终把城市文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年度民生实事进行征集评选,建立市、区两级会商调度机制, 做好12345便民服务热线诉求办理,定期收集解决一批重点民生实事,推动办理诉求问题360余个。
围绕人民满意抓实宣传引导,固化“红色星期六”、主题党日、爱国卫生等文明实践活动日,选派1620名党员干部下沉到1292个小区蹲点解决基层难题1.2万余个,收集解决群众困难诉求4.8万余件,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组织开展城市交通、城市建设、城市治理等市民、媒体“面对面”活动5场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全年开展“文明同行 邻聚力量”等群众性活动6200余场次,组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六个一”主题活动3600余场次。通过小区业主群、城市应急广播、手机公益短信等方式常态加强文明风尚宣传引导,在宾馆饭店、商场超市等场所,通过公益广告、劝导提示等方式构建文明场景。
文明风尚在广元已蔚然成风。
扮靓文明颜值
城市品质不断升级
城市美,最美是文明。
去年,我市针对马路市场、不文明养犬、小广告等城市顽疾难题,组织开展集中整治提升行动,对8条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开展挂牌整治,深化小广告源头治理和不文明养犬综合整治,落实首违不罚、接力劝导等柔性执法措施增强市民文明出行意识,有效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探索拓展“三心融合”发展路径,持续擦亮“广韵新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指导各村、社区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实施细则,建立民政部门引导、婚丧事宜报备、村级组织提前介入、职能部门联合监管、典型案例曝光的全流程引导监管机制,通过集体升学礼、集体寿庆、新中式婚礼等活动倡树文明新风,持续为人情负担松绑。
一系列举措和行动,已让现代文明生活理念、方式渐渐成为群众行动自觉。
南山脚下,嘉陵江畔,秩序井然的公共场所、处处可见的文明标语、整洁干净的乡间庭院、如诗如画的美丽田园……无不彰显着广元鲜明的文明底色。
接下来,我市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魅力、提升治理效能,用文明的新丝线,连起市民愿景,凝聚奋斗共识,为推动广元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强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