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广元蓝”下呼吸幸福——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门红”成效显著 » 详情
在“广元蓝”下呼吸幸福——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门红”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 2025-03-20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字号:
打印


湛蓝如洗的蓝天下,利州广场上喝“坝坝茶”的市民越来越多。放眼望去,许多人被阳光晒得不禁眯起了眼睛,脸上也泛起了红晕,仿佛一身的疲惫正渐渐被烘干。

“广元这座城市空气太好了,连呼吸都能感觉到幸福!”来自湖北武汉的游客曾瑞熹放下手中的茶杯,微笑着告诉记者。

随手拍下的蓝天,已成为广元人民的“幸福名片”,让这座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之一的川北小城散发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

全力守护 新春空气持续清新 春节的喜庆氛围,也离不开蓝天白云、美好呼吸。 春节期间,全市上下以“群众过年、干部过关”的战时状态,连续作战、严防死守,坚决守住不出现重度污染天气这一底线,强力推动烟花爆竹禁售禁燃放等工作落地落实。

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广元市2025年春节期间大气污染应对方案》,进一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有效降低春节期间大气污染影响。盯死看牢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市生态环境、气象部门及时预警研判,市生态环境局组建3支暗访督导组对各县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巡查督导。公安交警部门组织干警对道路拥堵路段进行及时疏导,公安、应急、综合执法等部门组织专班开展烟花爆竹禁售禁燃放督促检查。各级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市、县(区)环委办坚持每日调度工作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全市共出动督查巡查、监管执法、基层网格人员6160余人次、警车230余次,针对城市广场、公园、背街小巷等重点场所,开展拉网式检查。全市共出动37台洒水、清扫、喷雾车辆高频次开展降尘抑尘作业。

同时,我市组织主流媒体在电视、微信公众号、新媒体上滚动宣传,综合执法、交通运输、教育、体育、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通过各种载体进行宣传引导,各县(区)组织力量开展全覆盖宣传,倡导市民减少燃放烟花爆竹、绿色出行、节约用电等低碳生活方式,广泛宣传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连续六年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省前六 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6年位居全省前六、川东北第一。

去年,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97.3%,同比提高2.2%,细颗粒物(PM2.5)浓度23.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7.8%,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 这一切成果缘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大气污染防治专题会,市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工业园区、城区重点区域等大气污染防治一线进行暗察暗访。

市政府修订出台《广元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更新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和重点企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252家。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力度,升级设备,废气层层净化达标排放。 去年,全市水泥、焦化、玻璃、再生铝、铝压延行业超低排放改造14家,砖瓦行业压减生产线14条、深度治理56条,完成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替代企业7家。

锚定目标 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 截至2月24日,市城区优良天数率为94.5%(轻度污染3天),同比改善7%,PM2.5浓度41.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上升1.7%,两项指标均排全省第5位。 2025年,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为优良天数率96.7%,PM2.5浓度25.2微克每立方米。 锚定目标任务,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协同减排。强化工程、结构、管理减排,持续推进水泥、焦化、有色冶炼和压延加工、玻璃、砖瓦窑、垃圾焚烧、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推进落后和过剩产能有序退出。 到今年底,煤炭、焦化、有色等重点行业清洁运输比例不得低于70%。

为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持,我市拟依托生态环境厅及第三方专业机构,通过卫星遥感、雷达扫描走航、空气质量小尺度数值模拟等高科技手段实现“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精细监管,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决策和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还将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有效渠道和合理机制,健全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举报制度,鼓励公众对政府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企业排污行为进行监督,干群同心同力,协同高效、协同、有序地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