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好项目落地“主动仗”。建立“三预”服务机制,对全区重点招商项目实行“预对接、预选址、预研判”,通过超前地形测绘和合规性审查,最大限度规避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地灾风险区,实现“合规落地、拿地即开工”。截至目前,完成5个组团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优化城镇开发边界并调入28公顷用地优先保障文旅、工业项目。(2)按下审批提速“快捷键”。实行重点项目“清单化”管理和“用地管家”全程护航,实施“容缺受理+限时办结”模式,对核心要件齐全项目先行审查,同步补正材料,压缩报征时限。并推广工业用地“弹性出让”,通过置换、收回等方式盘活低效用地。截至目前,项目用地审批效率提升30%以上。(3)筑牢发展安全“防火墙”。构建“卫星遥感+田长巡查+动态监测”立体监管体系,对新增违法用地“24小时到场制止、48小时立案调查”,实行“一案双查”,既查违法主体,也追监管责任,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对违法用地行为的高压震慑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