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将今年确定为“项目推进年”,全市上下将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盯紧盯牢 300 个省市重点项目,持续完善集中开工、拉练评比、考核奖惩机制,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我市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以改进政务服务为核心,以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为关键,以优化要素供给为重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系统性优化政务环境、商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打造川内最优营商环境,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做好要素保障。
全市将开展重点项目巡礼争优行动,每月展示建设进度较快、社会效益明显的重点项目,助推项目加快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1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袁家坝工业园的四川久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一期一号厂房里,工人们各司其职,旁边一辆红色大货车正在等待装载电工圆铝杆。不远处的二期厂房内,不时传来阵阵作业声。
该公司占地 130 亩,计划总投资10.8 亿元,负责“年产 20 万吨高端铝基新材料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公司充分利用广元中孚优质的电解铝液,面向国内外客户生产、加工、销售高端铝基新材料。
项目进度喜人 二期预计年底全部投产
“整体来看,我们年产 20 万吨高端铝基新材料项目一、二期的推进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四川久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宗旭星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一期于2020年1 月开工建设,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市区两级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公司上下团结一心,既抓好疫情防控又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经过7个月的紧张施工,一期 8 条生产线均已投产,2021年实现产值 19 亿元,解决就业近 200人。如期实现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进规”的既定目标。
记者在项目二期建设现场看到,冷轧机、铝箔轧机等机器将是二期生产线的主力设备,工人们正在仔细安装调试。
宗旭星介绍,项目二期工程于2021年1月开始建设,如今厂房等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毕,正在加紧进行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为了加快建设进度,高峰时期工人们24小时不停工,抓紧安装调试设备。
项目二期从今年 2 月开始,9 条生产线将陆续投产,预计年底全部投产。作为我市的重点项目,项目二期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量20万吨,年销售收入30-50亿元,上缴税收5000万元,解决就业320人。
良好营商环境 助推产业持续发展
产业持续壮大,企业不断做强,这些都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的助力。
“之前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则招工信息,经开区有十几个工作人员都在帮忙转发。”宗旭星说,公司自2020年开始建设以来,得到了广元市委市政府和经开区的大力支持,开设“绿色通道”、加快审批环节、解决资金难题、协调用工问题、帮助政策解读等。在此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了广元营商环境的吸引力。宗旭星坦言,得益于各方助力,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甚至比原计划还有提前。
近年来,我市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企业解好忧、服好务。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商务局局长张明告诉记者:“在久达年产20万吨高端铝基新材料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落实了专班,明确了专人为项目服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题,助推项目顺利建设。”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袁家坝铝产业园攻坚指挥部,每月开一次企业困难问题面对面会商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修建停车场,解决了久达公司物流车辆的停放问题;协调开通公交线路,方便公司职工上下班;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利用工作群、周边村社微信群及时转发推荐等。
“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对久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用电可靠性以及融资问题的落实,确保二期项目按时投产达产。”张明说。
解决就业的同时 加快铝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二期厂房门口,一位工人大姐行色匆匆。简单交谈后记者了解到,张大姐是附近的村民,来久达上班两个月了,主要做后勤保障工作,月收入近3000元。“工作强度不大,离家也近,我们村还有几个人也在这上班呢。”张大姐说。
目前,项目已吸纳190余名工人就业,广元本地员工与河南员工各占一半,但由于有技术性要求,该企业员工需要经过培训后方可上岗。正式上岗后,普通操作工月收入能达6000元左右。记者了解到,项目二期建成后全部投产预计需要320人左右,而企业意向吸纳培养本地员工,所以急需解决的便是用工问题。
“之前招录了 30 人,正在加紧培训。年后,我们还需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现场招聘会,以及自己网上、周边摆摊招人等方式加紧招人。”宗旭星告诉记者,目前铝基材料的市场行情良好,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高,他们将立足广元良好的营商环境、便捷的资源优势和自身的技术优势,加快发展。
而该项目的落户,将加快我市铝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有力带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整体竞争力,加强我市在全省铝产业中的优势和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