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勇案”背景
王勇,曾长期担任四川苍溪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2021年10月下旬,接受苍溪县纪委监委走读式调查。2022年2月16日,被苍溪县纪委监委采取留置措施,5月24日,因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组织审查隐瞒非上市公司入股分红,违规收受礼金、向公职人员赠送礼金,违规经商办企业领取分红,降低粮食收购标准、虚假轮换套取粮款,套取专项补助资金,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收缴违纪所得26.4万元。10月21日,因犯单位行贿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没收违法所得46万元,并处罚金20万元。
二、工作举措
(一)坚持正反两面一起照,警示教育入脑入心。一是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以王勇案为警示案例,组织全县国有企业重点岗位党员干部旁听庭审,让党员干部亲自听到他痛哭流涕的悔恨,用看得见、听得着的身边案例给干部职工上一堂入脑入心、触及灵魂的警示课,提醒干部绷紧纪律这根弦。二是用身边事现身说法敲警钟。全县国有企业开展“以案为鉴”大讨论,以王勇案和身边违纪案例为“活教材”,每位干部从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深刻反思、检视、剖析,引导党员干部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是用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观看中央电视台《零容忍》、国资系统“五粮春”系列案和《黄“粮”一梦》,深入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廉政教育,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让干部职工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四是用正面镜凝聚正能量。深入红军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周永开、张桂梅、马毛姐、钟南山等先进事迹,参与红色星期五、“庆七一、喜迎二十大”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感悟红色初心,树好每个党员干部的精神内核。组织党员干部阅读家风建设读本,培育干部职工“感恩心”“进取心”“责任心”“廉洁心”。
(二)坚持上下联动一起抓,以案为鉴走深走细。一是高质量开好组织生活会。在相关县级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专题组织生活会,党员干部主动认领问题,触及思想深处,触及问题实质,深入查摆,揭短亮丑,抓好整改。二是全覆盖开展谈心谈话。围绕政治纪律、党纪国法、担当作为等方面,采取集中谈、个别谈、专题谈等多种形式,让党员干部敞开心扉、直面问题,吸取教训,筑牢廉洁底线。三是全方位开展自查自纠。全县粮食系统党员干部采取自己找、职工提、领导点的方式,紧扣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关键环节,围绕人、财、物,“把脉问诊”,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挖掘每一个干部职工灵魂深处的“病根”所在,切实解决好党员干部职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问题。
(三)坚持对症下药一起改,以案为鉴从严从实。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再学习。组织全县粮食系统学习“两条例一办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安全生产在线培训、知识测试、线上考试,更换粮食政策法规宣传栏、LED滚动播放、微信群推送粮食政策法规加大宣传。二是优化人力资源。在全县国有粮食企业中,对重要岗位进行轮岗交流,调整中层管理环节负责人,各粮食企业改选了支委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是强化内部管理。重大事项坚持集体讨论、集体决定,制定《县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决策管理行权责任清单》,规范经营行为,使各企业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依法履职、依法行权,全方位加强人、财、物管理。四是强化粮食购销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国有粮食企业监督管理,限时完成省储、县储粮油异地委托承储整改,采取彻底切断管道、派专人管理,轮入菜油变更存储库点等措施斩断利益链条,堵住廉洁风险漏洞。
(四)坚持长效机制一起建,以案为鉴纵深推进。一是创新制度完善机制。以长效机制推动问题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抓住粮油收购、储存、轮换、出库、项目建设等重点环节,做好制度的废改立,修订完善制度50个,新增制度9个。二是推进粮库信息化建设。全县国有粮食企业完成粮库信息化平台接口开发、升级和对接,实现各类关键业务环节视频监控及仓内视频监控全覆盖,省级储备库点信息化监管100%全覆盖。三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组织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定期开展粮食购销定期巡查,对仓储、统计、会计账务核对,确保“三账合一”。四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各粮食仓储企业修订完善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强化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理顺党组织与企业经营决策关系。建立健全粮油购销制度,粮油采购、销售,资产交易等重要经营活动全部实行网上公开交易。
三、工作成效
(一)粮食安全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一是政策法规知晓率明显提高。以“学习强国”APP、“周三夜学”为载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开展“两条例一办法”知识测试、政府储备粮食仓储管理办法线上考试、安全生产在线测评,进一步增强保障粮食安全责任意识。二是业务技能明显提升。全县9人参加全市粮油仓储保管、粮油质量检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储粮业务提升,对业务知识做到应知、应会、应懂,全面提升粮食仓储保管能力和安全储粮水平,确保粮食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三是管粮治粮意识明显提高。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以来,全县粮食系统干部职工能够主动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把党纪国法挺在最前面,把纪律和规矩意识贯穿到粮食经营全过程。
(二)保障粮食安全信心进一步提升。一是职工信心得到提振。干部职工能够从“王勇案”中吸取教训,认真分析粮库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是干事创业激情得到激活。全县从上到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拼经济,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依法经营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是非生产性支出大幅下降。通过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以来,全县粮食系统各项费用较专项整治前下降20%,厉行节俭,严控各项费用的开支。二是“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各国有粮食企业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依法履职、依法行权,项目建设风险防控得到全面强化。三是粮食购销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建立健全粮食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储粮管理进入“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企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一是改制遗留问题初步解决。2022年9月,解决各粮食企业垫付的改制成本200万元,极大地缓解企业资金紧张,为企业今后轻装上阵良性发展卸下了沉重负担。二是盘活闲置资产的效益初步显现。闲置仓库租赁收入增加,对长期闲置的土地、房产,按程序在网上进行公开拍卖,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三是企业经营状况向好发展。我县与中储粮广元直属库已达成意向,将利用我们闲置的仓库,承储进口玉米、大豆5万吨,增加企业收入。
四、经验体会
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以来,我县深入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我们得到了以下启示。一是树立正气,才能风清气正。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要持续涵养粮食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凝聚干部职工齐心干事的磅礴之力,就必须坚持用好正反典型“两面镜子”,以先进典型为镜子查找不足,以反面教训为镜鉴提神醒脑,让廉洁自律化作一种情商、一种常识灌进心里,时刻铭记。二是提振士气,才能砥砺前行。困难面前,勇气就是力量,展望未来,信心比黄金重要。只要有勇气就能提升战斗力,只要有信心就能化危为机。无论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还是保障粮食安全,都需要全县党员干部坚定信念提振士气。只有拥有了迎难而上的魄力、攻坚克难的勇气、久久为功的韧劲,才能真正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三是修炼志气,才能再造辉煌。“王勇案”等违纪违法案例,不仅使其受到了惩罚,给粮食系统良好形象也抹了黑。但生气不如争气,有怨气不如有志气,只要我们树牢“不怕失败、从头再来”的志气,苦学、苦干、苦抓、苦创,就一定能在风雨之后再造明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