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肥农田吃上低碳“营养餐”
采集全市所有耕地土样,有针对性地分析确定肥料配方。
利州区农业局供图
猕猴桃种植园用自动喷灌技术代替人工浇水,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 苍溪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办公室供图
农业是重要的碳排放源,根据《广元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报告(2010年度)》,我市农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29.82%,是仅次于能源活动的第二排放源,农业领域的低碳发展是广元市低碳发展的关键所在。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壮大“6+1”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低碳成绩】低碳农业全省领先建成71个现代农业园
“以低碳农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开展低碳农业示范建设工作,提升农业发展的效益和质量,这一系列工作让我市低碳农业发展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市农业局副局长蒲友松说。
截至2015年底,我市已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71个,产业基地面积71.8万亩,核心区面积25万亩以上。创建低碳农业园区2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288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3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65.6万亩,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1万亩。建立国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1个,面积60万亩。
目前,我市已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四川省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化市”、“沼气化市”,取得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数量全省第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全省第一、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个数全省第一,充分彰显了广元“丰泽三农、食安天下”的农业理念。
【低碳项目】测土配肥让农田吃上低碳“营养餐”
2005年,农业部启动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我市同步启动。“测土配方施肥实际上就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目的。”市农业局土肥站站长李建勇说。
李建勇介绍,农技员每年都会到各乡镇、村采集土样,根据化验结果确定肥料配方,切实改善土壤生态环境,降低土地有害物质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确保大部分农田吃上低碳“营养餐”,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到2015年,全市每个村组的土地基本都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对症下药,让每一片土地都有了适应的肥料。”李建勇说。
【低碳园区】水肥一体化管理节约肥料50%以上
“猕猴桃的春季栽培管理尤为重要,以前我们浇一次水要16天,现在一天就可以完成,这得益于水肥一体化管理。”据苍溪县柳池现代农业园区华朴猕猴桃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该基地有520亩,以前人工浇水时,8个人一天只能浇30余亩,天气干旱时十天就得浇一次水,“经常是一次没浇完,前面浇过的地又干了”。
为解决这一难题,让猕猴桃树“吃饱喝足”,该公司于2014年引进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并邀请专家根据猕猴桃不同生长期所需水量、肥料的情况进行设计,通过电脑控制。
“主管道是10厘米左右的黑色软管,直接放在地面上,再连接3厘米大小的支管直接延伸到猕猴桃树的根部,管子上有小孔,水肥自己通过小孔滴到土壤里,便于吸收。”工作人员指着电脑上的控制系统说,他们只需在电脑上点一下,就能将肥料与水进行合理配置,再通过连接的管道均匀、定时、定量,喷洒在猕猴桃树的生长区,每个小时可以浇40亩地。施肥一天就能完成,可节约肥料50%以上,肥料利用率达到60%以上。大大降低了因过量施肥、浇水而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使现代农业园区朝着低碳方向稳步发展。
蒲友松介绍,在农业方面,我市运用到了很多新型节能技术和产品,如低碳施肥技术、生物养地技术、低碳栽培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农村新能源等等。
【低碳目标】发展特色农业打造64个低碳农业园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积极发展低碳农业,推进产业集约经营,发展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全链条的融合发展新模式。以广元高山露地蔬菜、茶叶、红心猕猴桃为重点,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标准化生产,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成全省特色农业强市和全国知名绿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到2020年打造500个休闲农业示范园、星级休闲农庄、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累计建成万亩亿元现代农业园区100个、优势特色产业基地300万亩,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到2020年,建成低碳农业园区64个,面积60万亩。
■延伸阅读
“低碳+农业”生产体系
我市发展低碳农业,将从促进农业生产低碳化、推进农村生活方式低碳化、建设低碳农业示范园区、促进低碳环保农业技术应用发展等方面努力。
促进农业生产低碳化,突出发展低碳农业,加强低碳农业发展政策宣传和低碳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发展立体种养的节地模式,采取科学的工程措施和节水喷灌滴灌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从耕作制度、农业机械、养殖及龙头企业等方面减少能源消耗,发展节能农业。推进农村生活方式低碳化,到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行政村比率达100%。遴选部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低碳农业示范园区。研究推广低碳农业适用技术,积极发展节水技术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十三五”期间计划新增节水灌面40万亩。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效果提升,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抓好秸秆还田、秸秆氨化饲料等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促进秸秆的无害化利用。开展农用塑料回收利用工作,实现种子、农药、肥料包装袋(瓶)、废旧农膜等废旧农用塑料零污染目标。2020年实现农业部提出的农业面源污染“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
广元晚报记者尹泽娟
(来源:广元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