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根据碳交易工作的实际需求,对全市发展改革系统、企业等负责碳排放权交易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涵盖了管理、研究、操作和参与等层面。(2)开展碳核查工作。严格按照碳交易的时间节点和工作流程,重点开展企业碳排放监测计划和报告工作,摸清企业排放情况,为碳交易配额核发和履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3)确定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名单。对国家和省统一确定的8个行业和年能耗达到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进行统计和排查,拟定了海螺水泥、启明星铝业等7家企业将进入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
(市发展改革委低碳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