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中托养。投资1200万元建成全市首家残疾人康托中心,配备专业团队为贫困残疾人提供每期三个月的免费集中托养,托养期间有针对性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精神慰藉、生活护理、集中学习等服务。目前,已开办集中托养5期共280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72人。(2)辅助就业。探索“农疗辅助就业”新模式,通过组织贫困残疾人参与农业生产,提升劳动技能的同时创造收入。设立残疾人东西部协作扶贫车间,为贫困残疾人提供手工串珠、按扣等灵活手工就业项目。目前,参与辅助就业残疾人102名,实现人均收入1500元。(3)社会参与。整合村(社区)腾换用房、企事业单位闲置用房等资源,试点开办村(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室,解决贫困残疾人无人照料问题。加快构建志愿服务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志愿团体、社会爱心人士常态化开展残疾人帮扶活动。目前,参与帮扶残疾人志愿活动300余人次,帮助照料贫困残疾人18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