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政府主导,完善机制。根据养老相关政策文件,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共扶持建立集中养老机构19个,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6个、民办养老机构3个,共设养老床位2100余张。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工作相关技能培训和等级评价、技能竞赛,为全县养老服务工作培养了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100余名。
二是增加投入,完善功能。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对养老机构进行适老化改造,优化改善环境,增添配套设施设备,完善功能。尤其是县社会福利院,致力于“养老”变“享老”,从衣、食、住、行、乐各方面为老人提供高品质生活保障,增设监控、网络、呼叫系统、空调、暖气、无障碍设施、文化娱乐多功能室、康复理疗室等,满足老人不同层次需求。
三是专业照护,贴心服务。专业的护理团队根据老人不同身心状况、生活习惯、性格偏好等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针对高龄、中风偏瘫、慢病疗养、术后康复、失能半失能、认知障碍等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特色服务;为自理老人提供休闲、手工游戏、文艺表演等活动,化解老人晚年失落感与孤寂感,让入住老人在机构内感受到自家温暖。
四是市场运作,创新经营。在完成民政兜底功能的基础上,利用机构内闲置床位进行社会托老,今年以来,全县养老机构共服务集中养老人员1000余人,解决了我县绝大多数社会孤寡、残疾、留守等老人的养老问题。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倡医养结合,县域内两家民办机构已实现机构内医养结合模式,其他公办机构也分别与就近医疗机构达成医疗合作,为老人提供绿色就医通道。
五是高效便捷,智慧养老。运用“互联网+养老”,建成全县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供需服务有效对接,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管理。目前社会福利院已完成智慧养老一体化平台构建,实现了老人定位跌倒监测、卧床监测、失智长者防走失、行为智能分析、紧急救助、健康管理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养老服务质量与管理效率。接下来其他集中养老机构也将逐步实现智慧养老,并与民政养老服务平台对接,实现全县养老机构集中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