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审查申报重点项目。谋划符合国家政策、能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好项目,纳入县级项目储备库动态管理,全省首创“乡镇推选、县级筛选、市级初选”三级审查机制,市县两级审查乡镇推选项目的可行性、带动性等情况,划分“红蓝绿”三色等级,择优选取参加省级遴选。今年以来,申报2023年中省财政等以工代赈项目6个,投入以工代赈资金3250万元。
⑵严格监管带动就业。农业、以工代赈等部门指导督促成立项目理事会并下设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等6小组,严格执行投资计划,构建“班排连”组织架框培养项目施工队伍,普工杂工由脱贫等四类重点人群参与,依托“一卡通”平台建立劳务报酬阳光公开制度,公布举报投诉渠道。今年以来,施工队伍中重点人群占比超60%,为850余名群众发放劳务报酬250余万元。
⑶志智双扶融合发展。将项目谋划推进与环境美化、产业布局、农文旅融合发展相结合,推动歧坪镇和平村建成集娱乐康养、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农旅新村,将苍溪职中作为定点培训机构,在项目实施前中后时期采取“课堂+现场”“集中培训+以工代训”等方式,开展支模、焊工等专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和平村农文旅收入5.6万元,通过以工代赈项目总计培训1200余人,长期稳定就业8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