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动态管理激活力。严格实施内部规范管理办法,将产业发展、项目支持与规范化建设和示范创建挂钩,形成比超赶追氛围,刺激发展活力,对2016年以来201家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场进行动态监测有进有出,1家市级示范场称号被取消。今年以来,创建市级示范场25家,县级示范场38家。
⑵对症培训提能力。详细分析各农场具体情况和各级培训课程内容,针对性组织业主参加省农广校“粮油产业化经营能力提升班”、省水产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集成技术推广高级研修班”等轮训,弥补经营能力短板提业务管理能力。今年以来,推荐42名家庭农场主参加各类培训班、研修班。
⑶互联合作促发展。将县域内3000余家家庭农场录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库,939家家庭农场申领“一码通”,掌上互联统一管理家庭农场数据,完善家庭农场联合会壮大会员队伍,促进沟通学习合作业务。今年以来,针对性进行项目、资金等扶持家庭农场113家,投入资金757万元,组织会员统采优质小麦种子40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