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汀委员:
您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嘉陵江流域(广元段)综合保护开发的建议》(第24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专题研究,落实专人专班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函报如下。
一、关于建议“加快完善共护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的嘉陵江黄金水道”的办理情况
(一)完善沿江交通基础设施。一是加快推进沿江快速通道建设,围绕嘉陵江旅游风景道建设任务,积极推进嘉陵江沿岸G212、G108、S205等主干道建设,强化环湖公路旅游化提升。在国省干线建设方面,G108线瓷窑铺至沙溪坝段公路改建工程(赤化镇至拐枣坝段)已于2022年11月开工,预计2024年10月建成通车;S205昭化区摆宴至射箭段改线工程已于2023年底开工建设;回水大桥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完工;S205剑阁县江口镇(昭化界)至鹤龄镇(苍溪界)段改建工程正在开展工可编制工作,预计2027年开工建设;S302线苍溪县鸳溪镇学堂村至永兴村段公路改建工程(含鸳溪大桥)正在开展前期方案研究,预计“十五五”开工建设。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重点建设“三道(车道、骑行道、步道)并行、一桥一景”的快慢行风景道16.7公里,昭化区X165射箭乡至红岩镇公路美丽乡村路建设工程于2019年7月开工,2023年12月主线完工,目前正在进行绿道改造;苍溪县陵江镇至白桥镇沿江美丽乡村路建设工程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2024年3月建成通车。二是加快推进“铁公水”多式联运项目建设,广元港张家坝作业区铁路专用线被国家列入《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广元港苍溪港区进港铁路专用线项目工可报告已编制完成,成都铁路局对工可报告和接轨方案进行了初步审查,接轨协议正上报国铁集团审核,即将取得正式批复。苍溪港区进港公路杜里坝至苍溪港区段目前已完成工可审批及初步设计审查,正同步开展施工图设计。
(二)加快完善水利设施。一是加快嘉陵江两岸场镇区域堤防建设,嘉陵江干流苍溪县城区张家坝段及花家坝段防洪治理工程正加快推进,通过在右岸新建4.35km堤防,大力提升城区防洪能力,其中张家坝一期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张家坝二期工程及花家坝堤防已完成初步设计批复,正在争取中央补助资金。二是培育干支衔接的水运及综合运输服务体系。2023年省政府印发的《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2023—2035年)》已将白龙江纳入地区重要航道规划,目前白龙江、东河、插江等河流以区间运输和农村渡运为主,加之电站无通航建筑物,暂不具备开发干支衔接水上运输条件。2024年6月,省交通运输厅等四部门印发了《四川省通航建筑物运行调度管理办法》,库尾滩险碍航和通航建筑物正常运行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广元至重庆航行时间缩短为7天,基本实现了“船到闸开”。
(三)加快灌区和水源工程建设。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已完成5110米隧洞掘进建设,累计完成5.5亿元投资,预计2027年完成21km引水干渠建设。目前全市正在结合现代水网规划编制工作,研究论证嘉陵江左、右岸大型灌区及水源工程必要性及可行性,进一步提升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
(四)深入开展污染防治。一是扎实开展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调研,制定《广元市小流域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坚持“全流域、全河段、全天候、综合治理”,强化入河排污口管理,全市1830个入河排污口已整治完成,上半年,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19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优。二是加强园区污水和黑臭水体监管,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和城镇污排查整治,对19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进行“回头看”,开展现状核查和监测,不断巩固治理成效。三是持续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完成62个污水项目建设,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明显提升,目前,全市已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县城以上污水处理率均能达到95%以上,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污水收集率达65%以上。四是制定《广元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巩固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收集设施、中转(压缩)站新(改)建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实施,巩固“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体系工作成效,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保持100%。
二、关于建议“加快培育共护产业项目,建设绿色共享的嘉陵江产业长廊”的办理情况
(一)着力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加速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利用中国西部铝锭贸易中心、广元铝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硅基新材料新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大力招培育发展铝基新材料、硅基新材料、绿色家居上下游产业,1—4月,全市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8.3%。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技术、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领域建立落后产能退出长效机制,累计完成退出落后产能31个。
(二)加快推动企业节能减排降碳。持续推进电解铝、水泥等重点企业节能专项行动,组织近80余户(个)工业企业、园区进行节能降碳能力建设培训,引导企业对照行业标杆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动态储备节能降碳项目214个,预计可腾退40万吨标煤以上。1—5月,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2%。
(三)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出台《广元市绿色制造体系评价管理办法》,按年度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评价和动态管理,推动纵向形成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绿色工厂培育机制,引领我市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园区1个、国家绿色工厂1个、省级节能降碳标杆企业1个、省级绿色园区2个、省级绿色工厂5个。
(四)大力提升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广元市进一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加强源头管控、强化产业协同、提升应用水平、完善产业链条、培育市场主体、推动数字赋能等方面,推动新增工业固废能用尽用、存量工业固废有序减少,全市7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和重点用水企业对标节水型园区、节水型企业、节水标杆、水效“领跑者”开展节水改造,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12个,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创建率达100%。
(五)加快推进航空物流园建设。目前,我市盘龙空港产业园规划面积7.15平方公里,园区可利用建设用地5147亩,国有存量土地1138亩,整理可利用土地2686亩。园区现已建成0.88平方公里,现有龙昊飞行学院、川陕甘农产品交易中心等3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将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商贸服务、现代物流、通用航空、职教康养等产业,现已全面对接中国西部国际(广元)水产物流中心项目、空中花园项目、汽车大卖场项目、温泉酒店项目等10余个在谈项目。
(六)加快推进生态康养旅游。把健康产业纳入全市重点产业,编制《广元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广元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广元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发展规划(2019—2025年)》,合力推进医养结合与健康产业、中医药产业快速协同发展和医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着力深化医旅融合,在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布局建设医养服务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开展健康监测、健康管理、中医药康养服务和紧急医疗救援。二是着力丰富健康产品,深挖中医药饮食、文化、养生内涵,建设苍溪药博园、昭化药博园、黑石坡百草园等一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三是着力做强健康产业,建成秦巴生物医药园区、剑门兽药产业园等2个生物医药园区,规模以上医药健康生产企业33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各8个。积极争取“个性化医疗膳食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应用示范生产线”项目,探索构建主动健康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丰富主动健康服务内涵。四是成立广元市文化旅游协会民宿分会,出台《广元市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试行)》《广元市旅游民宿产业发展管理办法》等惠企政策,大力推进民宿产业特色化、精品化、集群化发展,推出古宅建筑型、精品小筑型、乡间野趣型等一系列精品民宿,截至目前,全市培育旅游民宿企业104家,评定“广元旅游名宿”12家、“天府旅游名宿”1家,民宿产业发展呈现蓬勃态势。
(七)规划建设观光文化长廊。将嘉陵江作为全市文化旅游“一心两极三带四区”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千年古蜀水道、百里山水画廊”品牌定位,打造生态嘉陵江、人文嘉陵江,规划建设“产城港”融合发展、江河湖聚合度假的文旅经济带。一是推动滨水发展。建成南河国家级和梨仙湖省级湿地公园,加快建设市城区栖凤湖旅游区、昭化至苍溪亭子湖风景名胜区。沿线建成明月峡、昭化古城、梨博园等1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年一季度嘉陵江沿岸4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39.61万人次。建有皇泽寺凤街、昭化西市、苍溪一品天下等5处特色休闲街区,形成了系列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二是建设便捷交通。加快亭子湖环湖旅游公路建设等项目进度,建成通车七盘关-曾家山、昭化古城通景一级公路等项目,建成滨江绿道120余公里,形成旅游主干线公路及风景道支线共计200余公里的旅游交通网络。三是完善服务要素。建设昭化古城自驾车营地、山门集市等露营游憩设施6处,飞仙关、山水太极等观景平台10个,开通栖凤湖等水上旅游线路3条,推出葭萌春秋沉浸式演艺,持续举办中国(广元)女儿节凤舟赛、环梨仙湖马拉松节庆活动。嘉陵江沿岸生态环境和水质持续优质,城镇化水平和产业带动效益不断提升,“水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态势持续向好。
三、关于建议“加快促进共享资源开发,建设特色鲜明的嘉陵江生态廊道”的办理情况
一是持续加强河道水资源保护,深化“河长+”协作机制,全面构建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江河湖清漂专项行动,持续巩固“嘉陵源头活水来,一江清水出广元”成果,将优质优量的水资源打造成为广元的一张特色名片。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嘉陵江中上游水资源充足、水质优良无污染、矿物质含量适宜的资源优势招商引资,探索推行水资源有偿转让、折价入股等增收模式,大力招引和培育瓶装水企业,助推水资源优势转变成水产业发展优势,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广元的优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来。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梳理兑现水资源、水土保持、行政审批等惠企政策,指导协助完善涉水相关手续,尽量减少企业前期精力和成本投入,让企业少走弯路,全方位护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投产。四是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规划,贯彻实施《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广元市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推进不可移动文物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管理。五是持续开展嘉陵江流域考古、蜀道考古研究,推出“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等特色展览,出版《蜀道文库》《广元石窟研究文集》等研究成果20余部,《翠云廊》《蜀道问窟》等纪录片在央视播出,让更多的考古成果惠及于民。六是谋划编制剑门蜀道遗址本体修缮保护、明月峡古栈道遗址保护利用与展示提升、昭化古城城墙保护利用等重大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加快推进市博物馆迁建、大蜀道博物馆、中子铺遗址博物馆等重点博物馆建设,有序推进革命老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提升行动示范项目实施,不断加强科技赋能、强化展示传播,让资源活起来,让文化兴起来。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建设美丽广元为总牵引,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嘉陵江、白龙江优良水体保护,开展以小流域为重点的流域综合治理,巩固东河、西河、白龙河、插江等小流域治理成效,加强城乡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运维管护,切实解决雨污混流、污水直排等问题,不断夯实生态本底。严格生态空间管控,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严格落实水资源、能耗“双控”等刚性约束,深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持续推进节能降耗,提高集约节约发展水平。健全完善生态产品调查监测、经营开发、保护补偿、价值实现保障等机制,持续做大“林经济”、激活“水经济”,加快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和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积极开展生态资源权益交易,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持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大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能源替代、鼓励绿色消费等,努力让绿色发展方式成为文明新风尚。
非常感谢对嘉陵江流域(广元段)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认真听取您的建议,持续抓好工作落实,协同推进嘉陵江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巩固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美丽广元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
广元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