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拓展救助宽度。构建“8+1”社会救助体系,严格落实刚性支出扣减、单人保、就业成本扣减、低保渐退期等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做到因人施策,分类化、差异化救助。截至目前,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民政救助资金4342.98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0991万人。(2)掌握救助精度。完善监测预警、动态调整等长效机制,依托四川省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做到“逢进必核、定期复核”,全面掌握困难群众的家庭经济状况及需求清单。目前,已实时处理推送信息904条,入户走访群众600余人次。(3)提升救助速度。建立《青川县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共享对比机制》,明确民政、教育、人社、应急、医保等10部门工作职责,以5类9种困难群体数据为基础,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数据共享、信息推送和定期会商研判机制,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今年以来,认定低保533户904人、特困53人、低保边缘家庭81户85人,临时救助180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