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医疗救助。充分发挥医保部门“民生保障”职能,做好特困、低保、监测人口等资助缴费人员信息核准工作,不断优化医疗救助资金发放流程,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医疗救助“一窗”办理“一站”服务和“一单”结算,切实做到便民利民。今年以来,已救助近4万人次,拨付基本医疗基金3926万余元、大病救助资金1246万余元、大病保障基金323万余元。(2)强化倾斜救治。建立倾斜救助机制,统筹完善倾斜救助措施,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群体,给予倾斜救助,合理控制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比例。今年以来,倾斜救助57人次,拨付资金34万余元。(3)落实医保代缴。安排医保、民政、残联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抽取业务骨干力量做好信息比对,及时录入信息系统,将困难群体名单进行加工梳理,通过加密方式将名单交给各乡镇业务负责人,精准落实困难群体财政代缴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体权益。今年以来,共资助参保72719人次,代缴金额118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