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护“民生”。聚焦探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落实要素保障等5种方式,实现人才、技术、管理、服务资源共享和力量下沉,逐步构建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并将“‘组团式’医疗帮扶+家庭医生签约”有效融合,通过建立医学影像、心电诊断、临床检验等6大资源共享中心,推进医共体资源信息共享,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网络体系。2024年以来,已组织县医院等牵头医院专家团队112人次下沉到23个乡镇、220个村开展义诊活动22场次,惠及群众2300余人,建立起233个家庭医生团队。(2)养老暖“民生”。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社区居家养老为核心、社区为平台、专业化服务为依托,为长期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的社会化服务,统筹推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4项建设,在马家梁社区等16个社区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5500余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并按照“一户一策”原则为680户符合条件且自愿的老人提供适老化改造,满足不同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2024年以来,已累计服务4万余人次,发放助餐补贴7.4万元,共有各级养老机构9家、床位达1000余张。(3)设施惠“民生”。以东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为契机,全面推进滨水经济带城市建设项目实施,充分利用城区公共绿地、边角地等3类边缘空间“见缝插绿”“留白增绿”,大力推广“公园+体育健身”模式,将体育设施、体育元素融入公园建设,满足群众需求,将家门口的“运动圈”打造成群众的“幸福圈”。目前,已建成环城区20余公里的亲水栈道1处,建成红桥、绿桥标志性建筑2座,口袋公园11个,新建东河体育公园1个,逐步形成170万立方米的绿水青山壅水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