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旅融合拓渠道,“出圈更出彩”。剑门关景区节假日文旅消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的繁荣,让相关行业增收效应显著。通过创业担保贷款、减税降费等政策,支持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发展,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积极把握文旅融合机遇,精心打造文旅品牌,推进文旅项目建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年度接待游客人次及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8%、10%。(2)重点项目强赋能,“提速更提效”。纵深推进“厅县合作”,成功启动蜀道翠云廊生态保护等6个智力帮扶项目,成立智力帮扶领导小组,开展线上线下服务288次,解决技术难题17个。推动5.3亿元项目资金落地,建设示范项目。分步实施大剑门旅游区-城市组团、剑门关翠云廊景区组团、剑门关古镇组团3个组团,大蜀道剑门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35个重点项目,概算总投资41.2亿元,有效带动当地千余名居民就业增收。(3)职业培训提质效,“求稳更求进”。着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省首推就业困难人员分级管理服务,开展涉及专职技能、新职业工种、特色种养、劳务品牌等24个工种的各类培训109班4047人次。将“剑州豆腐师”作为首个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重点打造,与50余家本地劳务品牌企业签订定向、订单培养合作协议,从事豆制品相关行业6万余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1.5万余人、创业1800余人,实现人均年增收达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