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845017X/2020-035 | 公文种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信息化局 |
发布日期 | 2020-07-07 | 主题词 | 预算 |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经济和信息化局职能简介
1.贯彻实施国家有关工业经济、信息化、无线电管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有关工业经济的政策措施;拟订全市工业经济、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的政策规定并组织实施;负责本系统、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组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负责推进全市工业结构调整。
2.拟订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参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工业(不含能源,下同)、信息化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行业技术规范与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
3.监测、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和质量,建立全市工业经济运行预警机制,拟订中、近期经济运行目标、政策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负责电力、成品油、天然气等重要物资综合调控、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工作,负责市级医药储备的监督管理,承办年度工业经济目标责任考核。
4.负责全市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工作,组织制订并实施全市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规划和政策,制订并发布全市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引导目录。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意见,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规划内全市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组织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申报国家、省有关专项计划并组织实施。
5.负责全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制订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指导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引进、重大装备国产化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编制下达全市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按照规定程序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认定和建设管理工作。
6.负责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牵头服务工作,拟订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产业园区合理布局,负责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推进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计划。
7.负责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协调推进工业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相关重大示范项目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8.负责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负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融资体系建设并实施行业监管,制订工业发展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计划,负责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生产运行等涉及财政、信贷、税收、保险等方面问题的协调,指导工业企业直接融资工作,负责企业上市培育工作。
9.对国家重大工业经济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督查,指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组改造、兼并重组,负责全市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指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负责全市大企业大集团和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工作,负责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推进工作,组织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负责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10.负责对全市工业各行业实施行业管理,制订相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拟订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拟订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参与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参与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业、信息化和无线电领域的社会中介组织发展。
11.统筹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制订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发展,推动跨行业、跨部门面向社会服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
12.负责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协调和管理,组织制订通信管线规划并承担相应的管理工作,协调电信市场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
13.组织协调全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和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指导信息安全防范工作,参与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事件。
14.统一配置和管理全市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负责无线电电磁环境保护工作;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和干扰查处,协调军地间和市际间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
15.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指导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国际化经营、境外投资及兼并重组。
16.组织拟订全市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提出对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的建议;统筹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重大项目落实落地等职责。
17.负责食盐行业管理,承担食盐专营管理工作,组织编制盐业发展规划,制定、组织实施产业政策。依法查处食盐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食盐的安全管控和价格干预工作;负责行业的统计分析及运行监测,协调处理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18.负责农产品加工业(精深加工)、农业装备工业相关工作。
19.负责全市医药产业发展工作。
20.承担市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
21.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经济和信息化局2020年重点工作
2020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将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和市委“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更加突出产业发展、项目投资、企业培育、园区建设、要素保障,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量质提升。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力争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户;新增园区开发面积3000亩以上,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85%(不含林丰铝电和中孚铝材2个电解铝项目能耗)。
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加快产业发展,持续壮大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6+2”现代产业发展壮大,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二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打造浙广扶贫协作园区;三是狠抓工业项目投资,夯实工业发展后劲,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四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提升市场主体竞争力,强化企业质量品牌提升,推进企业创新创业发展;五是加大开放合作力度,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深化区域产业合作,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推动工业持续发展。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部门预算包括:局本级预算,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局属其他事业单位预算。
纳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0年度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4个二级预算单位包括: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广元市节能监察中心。
(二)其他事业单位
1.广元市工业经济信息咨询中心
2.广元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3.广元市无线电监测站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编制116人,其中行政编制61名,其他事业编制47名,工勤编制8人。在职人员110人,其中:行政类政府机关人员(公务员)61人,其他事业人员41人,工勤人员8名;退休人员136人。固定资产总额1280万元。
三、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预算
2020年,经济和信息化局部门预算收入总数2013.08万元,较2019年部门预算收入总数1691.39万元增长19.02%。
(二)支出预算情况
2020年,经济和信息化局部门预算支出总数2013.08万元,较2019年部门预算支出总数1691.39万元增长19.02%。其中:基本支出预算1953.15万元,占97.02%;项目支持59.93万元,占2.98%。
四、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规模变化情况
2020年,经济和信息化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当年拨款2013.08万元,比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1691.39万元增加321.69万元,增长19.02%。变动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度目标奖未纳入部门预算,基数较低,导致2020年增长幅度较大。
(二)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结构情况
2020年,经济和信息化局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1653.95万元,占82.1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4.48 万元,占8.22 %;卫生健康支出61.7万元,占3.1%;住房保障支出131.15 万元,占6.53 %。
(三)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具体使用情况
2020年,经济和信息化局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2013.08万元,具体使用情况为:机关工资福利支出1472.97万元,占73.16%;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325.83万元,占16.19%;机关资本性支出1.00万元,占0.005%;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100.95万元,占5.01%;社会福利和救助25.10万元,占1.25%;离退休费28.30万元,占1.40%;项目支出58.93万元,占2.9%。
五、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2020年,经济和信息化局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1953.15万元,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补贴1141.03万元、社会保障缴费200.45万元、住房公积金131.49万元、办公经费194.77万元、会议费23.00万元、培训费10.00万元、委托业务15.00万元、公务接待费4.3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7.00万元、维修(护)5.80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45.96万元、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100.95万元、社会福利和救助25.10万元、离退休费28.30万元。
六、“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2020年,经济和信息化局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27.00万元,较2019年预算32.30万元下降16.41%;2020年无因公出国(境)计划;公务接待费预算4.30万元,较2019年预算4.50万元下降4.44%,主要原因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改进作风、厉行节约的指示精神;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27.0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维费27万元),较2019年预算27.8万元下降2.88%,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改进作风、例行节约的指示精神,减少公务用车频次 。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经济和信息化局2020年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经济和信息化局2020年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九、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2020年预算机关运行经费325.83万元,较2019年减少73.53万元,下降18.41%。机关运行经费较上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改进作风、例行节约的指示精神。
(二)政府采购情况:2020年,经济和信息化局未安排政府采购预算拨款。确需实施的采购项目,按相关程序审定批准后方可实施,所需资金在机关运行经费中调剂使用。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截止2019年底,经济和信息化局共有车辆5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1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4辆。
(四)绩效目标设置情况: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经济和信息化2020年围绕5大重点工作任务,对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目标管理,共编制绩效目标58个,其中: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46个,涉及财政资金2013.08万元,覆盖率达到100%。
设置“工业产业项目推进及评审工作经费”绩效考核项目,预算总额为34.41万元,共设置考核指标3个,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力争实现竣工投产项目50个,加快推进建设项目20个,开工建设项目60个。同时,对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经费、扶贫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进行评价。
十、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关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2.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3.“三公”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附件:1.2020年部门预算批复表
2.2020年部门预算绩效目标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