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8450030/2024-01115 | 公文种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广元日报 |
发布日期 | 2024-07-25 | 主题词 | 大春田管忙 绘出好“丰”景——我市各地扎实做好大春田间管理 |
正是一年好光景,盛夏时节管护忙。
今年以来,我市以“扩面积、提单产、抓示范”为工作重点,坚持绿色高质高效的发展模式,高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全力以赴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在收获小春粮油再获丰收的捷报后,农民抢抓农时进行大春管护,田间地头呈现一派农忙景象。
大春作物绿染田间山野
“七月里长穗期,穗大小靠管理;小暑后气温高,壮根系很重要;米率高是首选,保丰收要全面……”一段农耕歌谣,道出了近段时间水稻管理的要点,也反映出大春生产的忙碌有序。
今年大春以来,气候较为适宜,播栽进度较去年提前7至10天,作物长势良好。截至6月底,全市已播栽粮食333.38万亩,超计划3万亩,其中水稻97.13万亩,玉米159.37万亩,大豆61.95万亩,薯类14.93万亩,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44.74万亩。
盛夏时节,走进利州区大石镇的4500亩稻田,清甜的水稻味充斥鼻腔,大片绿油油的水稻映入眼帘,长势喜人,一盏盏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为水稻生长保驾护航,也“照亮”绿色增产路。远处的村庄掩映在树林间,青山环抱,绿意盎然,整幅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七月份的水稻生长期进入了光合作用旺盛的时期,此时水稻处于苗起阶段,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稻纵卷叶螟,我们会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发到微信群,增强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方便群里的成员学习掌握。”大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部樊旭打开手机里的工作联络群,一边翻看信息,一边说:“后续叶片开始繁茂,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叶面积扩大,我们视大春苗情及时追施苗肥蘖肥,促进生长发育,及时开展防治,全力保证稻米产量和品质。”
在大春生产的关键时期,昭化区卫子镇严格落实守底线促发展的要求,及时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村、社,继续挖掘种植结构调整等潜力,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实现全年粮油增产和农民增收。
卫子镇计划耕种绿色优质水稻18000亩,其中5177亩为王家贡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8100亩,果豆间套作种植6500亩,确保大春粮食播种面积持续稳定。
农技指导护航大春生产
“从大春作物推广计划,到大春重大病虫害防治意见,我们积极实施良种推广,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持续做好技术指导,力争提高单产。” 市农技推广站相关负责人说,与此同时,强化示范带动,做好大春33个千亩高产片、14个百亩超高产攻关田建设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密切关注天气信息,统筹做好蓄水与防汛工作,保障大春生产安全。
小暑之后,我市迎来了一轮强降雨,为剑阁县白龙镇的7000余亩玉米和大豆生长提供了充足水分。这里的玉米是在小麦收割之后栽种的,正处于拔节期,村民们在田地里忙着除草。“当下正是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夏种夏管的关键时期,要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监测防控。”剑阁县白龙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玉枢说,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科学管护,是镇里的农技人员的工作常态。
旺苍县以龙凤、木门现代粮油农业园区为核心,推进农艺农机深度融合,计划建立3.5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10个大春粮食生产核心示范片和23个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示范点。
“三分栽种、七分管理”。旺苍县优选300余名农技人员纷纷化身为“田保姆”,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查看苗情、病虫害以及作物田间生长情况,指导经营主体进行大春生产,通过召开培训会、现场教学等方式推广适宜本地种植的宜香优2115、康农玉868等优质水稻、玉米杂交品种,同步开展水稻节水节肥提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稻田油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及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绿色生产技术等10类新型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