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脉问诊”察实情。围绕农村供水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率4个指标,组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专项排查专班,分别联合20个乡镇,采取“过筛子”方式,对全县1504处农村供水工程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摸排,明晰问题清单,摸清短板弱项,并开展农村供水保障问题“回头看”,畅通监督举报渠道,确保整改全面彻底。目前,已排查农村饮水工程821处,受理处置饮水信访问题13个。(2)“对症下药”抓整改。推行“领导包片负责、技术人员下沉指导”“问题分类、早发快处”工作机制,聚焦供水工程老化、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建立农村供水工程改造提升储备项目库,按照“轻重缓急”原则,从严落实项目审核、资金分配等工作,研判冬季供水易发生风险隐患的重点监测区域、重点监测户,实时掌握饮水安全情况,确保问题动态清零。目前,已发现并整改供水问题56处。(3)“固本培元”强根基。坚持“建管并重”,结合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实际,改进供水管理服务方式,着力解决水厂分散、监管难度大等问题,督导乡镇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制定应急保障预案,规范建立管理台账,并结合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谋划,加快推进规模化以上供水工程建设。全年累计开展巡查指导30余次,预计年底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1.92%,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到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