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监测预警主动找。依托天府救助通智慧救助平台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通过医保、残联、农业农村等部门数据共享、定期上门、电话微信询访困难群众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救助对象。目前,全县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7999人、纳入特困供养1048人。(2)减政提速便捷办。探索优化城乡低保动态调整流程,减少村民小组评议、村(社区)审查2个环节,将城乡低保评审由“三审三公示”变为“二审一公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实现从“申请-审批-资金发放”全流程网上办理、闭环式管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困难群众少跑路、不跑路”。(3)拓宽渠道多元帮。为全县特困供养人员购买意外保险,支付保费6万余元;为特困对象、孤儿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城乡低保中的重度残疾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317.8万元;实施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将250户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中的老人纳入改造范围,每户1000元,合计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