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利益着想,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就是党的事业。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好事实事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百余年来,党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共产党人自己有一条被子也会剪下半条给老百姓,这绝不是口号,不是做秀,我们就是这么做的。而且这种誓言,我们一直传承下来了。正是这样,老百姓才把共产党看成是自家的党、老百姓的党。”
人民至上始终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从冰箱灶台到田间果园,从生计收入到灾后重建,习近平总书记最挂心的是百姓生活,最惦记的是困难群众,反复强调“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2012年11月15日,面对中外记者,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以一句真诚、质朴的话语为新时代答卷起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声誓言,躬身践行。10年后,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郑重宣示:“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他反复强调:“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指出:“让乡亲们过好光景,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就要把这件事情干好,不断交上好答卷。”“我到地方考察,总要到农村、城市社区,看看人民群众生活得怎么样,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交流推广,有什么操心事、烦心事需要我们解决。”要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走出办公大楼,轻车简从,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与基层群众一起“赶场”拉家常、开院坝会、摆“龙门阵”,摸准摸透“实事”,下足“求是”功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问症”于群众,“求医”于基层,从基层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要激扬滚石上山、攻坚克难的精气神,拎着“乌纱帽”为民干实事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来源:党建网)
主办单位:广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04
蜀ICP备2021017977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82号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二段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