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2024年12月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及 2025年1月安全风险分析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量:0 发布时间: 2025-01-03 字体: [ ]

2024年12月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及

2025年1月安全风险分析

2024年12月1日至31日,市安办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挥专班优势,扎实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工作落地,发布《每日安全生产风险预警信息》16期、《每周安全生产工作动态》4期、《安全生产月度分析》1期,专题发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安全风险提示》1期冬季道路安全风险提示》1期。召开市安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全市信访稳定工作会议,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用火用气安全风险排查专项行动,抓实抓细岁末年初安全防范各项重点工作,全力保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12月安全生产情况

(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12月,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环比均上升50%。2024年度,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9起、死亡21人,与去年同比减少4起、3人,分别下降17.4%、12.5%。

(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召开市安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全市信访稳定工作会议。12月31日,召开了市安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全市信访稳定工作会议,市委书记何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袁华兵主持会议。会议通报了全省安全生产巡查反馈意见、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为安全生产社会监督员颁发了聘任证书,安排部署了省巡查问题整改及岁末年初重点领域安全防范、节日期间督导检查、值班值守等工作。召开全市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沟通交流会。12月23日,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了全市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暨政企面对面沟通交流会议。会议听取了部分矿山企业和有关县区工作汇报,通报了近期全市矿山安全检查发现突出问题,总结全市矿山安全“四个一线”工作法,安排部署了岁末年初和2025年矿山安全重点工作。圆满完成2024年省安委会安全生产巡查任务12月2日至6日,省安委会第七巡查组对我市开展了安全生产巡查,重点检查了应急、住建、交通等13个市级部门,延伸检查了苍溪县、旺苍县、利州区等3个县区党委政府,以及9个县级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检查了全市重点行业领域企业36家,共发现各类问题隐患83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3项。开展“119”消防安全宣传月活动。围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主题,结合消防宣传社会化工作,推动行业部门开展6类12项专题活动授予10个组织为消防宣传轻骑队,34名个人为“消防安全网络传播使者”,有力提升了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和抵御火灾风险能力。五是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市整治专班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电力接入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强化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电力接入服务保障,规范电力接入服务流程,保障充电设施设备高效安装运行。六是开展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市安委会印发《全市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即日起至2025年3月底,在全市开展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明确14个重点领域整治任务,全面排查岁末年初各类安全风险,动态整治清零重大事故灾害隐患,全力防范遏制事故灾害。举行森林火灾扑救应急演练。12月25日在旺苍县举行了广元市森林火灾扑救应急演练,聚焦因施工作业用火引发森林火情,开展县级先期处置、市级队伍增援、现场研判决策、毗邻县(区)联动防范、后勤物资保障等科目演练,全要素、全流程还原了灭火实战各个环节,进一步锤炼了市县两级指挥协调能力、各成员单位协同作战能力、各参演单位联动反应能力。加强矿山安全防控。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岁末年初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在矿山领域全面开展企业工作薄弱环节和重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组织开展对矿井系统和关键环节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全力抓好岁末年初矿山安全防范工作九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防范。发布《冬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提示》,针对近期道路运输安全事故高发态势,结合岁末年初交通事故规律特点,分析近期客货运车辆、农村、旅游等突出风险,提醒有关部门深入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频发势头。强化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防范。发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安全风险提示》,就灾害性天气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一氧化碳中毒、矿山、文旅、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进行提示,督促各级各部门紧盯灾害防范应对薄弱环节,全面查隐患补漏洞添措施,落实防范应对工作督查,坚决防范遏制因灾害引发事故。十一是开展用火用气安全排查。市安办印发《关于迅速开展今冬明春用火用气安全风险排查的紧急通知》(广安办〔2024〕92号),深刻汲取近期各地烤火中毒事故教训,在全市迅速开展今冬明春用火用气安全风险排查,充分发动基层乡镇(街道)力量开展入户安全检查和宣传,全力防范遏制因烤火中毒导致群死群伤事件。十二持续推广“广元安全隐患随手拍”系统。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九进”活动,截至目前,群众关注“广元应急管理”公众号下载“随手拍”小程序9.8万人,累计收到群众举报安全隐患9.9万条,办结8万余条,办结率80.5%微信红包161.28万元

二、2025年1月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一)历史事故折射出1月安全形势平稳有序。从近年事故统计分析看,近3年1月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占全年总量的4.43%、5.56%,低于月平均水平,安全形势较为稳定。

(二)经济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金属(黑色、有色)、非金属建材、化工产品价格高位波动,石油天然气价格小幅上涨,煤炭价格小幅下降,岁末年初,企业抢工期、赶进度、增效益意愿强烈,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现象可能增多,安全生产风险高。

(三)季节特点带来的安全风险。1月低温雨雪冰冻大雾团雾等极端天气多,区道路易积雪结冰,春节返乡潮叠加旅游潮,道路交通事故安全风险高;建筑施工领域易出现赶工期、抢进度现象,导致安全隐患增多、安全防范措施执行不力,特别是坍塌、物体打击和高处坠落事故发生风险较大;低温环境下储罐、管道等设备易因结冰导致堵塞或破裂引发物料泄漏;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观光车等特种设备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运行,景区景点、大型娱乐场所等区域人员密集,旅游安全风险增大。气候寒冷干燥,市民不规范用火、用气、用电,易导致火灾和中毒窒息事故,安全风险较高

(四)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带来的风险。一是隐患整改走过场。企业自查发现的各类问题隐患未严格落实整改闭环管理,隐患整改不彻底,导致同一问题在隐患台账中反复多次出现,甚至部分问题隐患出现边改边犯。二是部分企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部分企业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如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导致员工安全知识和技能不足;应急救援预案不完善,缺乏实战演练,一旦发生事故难以有效应对

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提示

受岁末经济冲刺、极端天气增多、春运、旅游等多方因素影响,1月各重点行业领域风险变化多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

(一)道路交通风险。受春运影响,将迎来大规模学生潮、返乡探亲潮,客运生产资料、电商物流运输需求旺盛,车辆超载超速、疲劳驾驶、非法营运、违规搭人等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反弹,车辆维护保养不及时、企业动态监控不到位、驾驶员“三超一疲劳 ”、交通安全设施养护不到位等问题,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山区道路易积雪结冰,大雾团雾天气多发,因车辆防滑设施不到位、未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等问题,易导致追尾、车辆坠崖等事故

(二)文旅风险寒假、春运到来,城区和近郊各类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场馆、大型娱乐场所、各类庆祝活动现场、网红打卡点等人流量增多,现场疏导和管控不到位易引发拥堵、踩踏。各类娱乐项目的设施设备及其附属配套设施设备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运行,设施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日常安全检查走过场、设施设备带病运行等易引发事故。游客安全防范意识弱、自救互救能力不足,应急准备不充分,现场救援设施和人员配备不到位易导致伤亡扩大,安全风险高。

(三)建设施工风险。岁末年尾,建筑施工项目易出现赶工期、抢进度现象,工序质量不达标、员工思想麻痹大意企业安全管理松懈三违”现象反弹、节日期间值班值守不到位违规用火用电等,安全风险突出;大风、雨雪、寒潮等极端天气增多,有效施工时间减少,垂直运输设备及其他大型设施设备检查和维护保养不到位,施工作业安全风险高。

(四)工贸风险。企业赶工期、抢进度意愿强烈,机械设施设备防护装置缺乏或有缺陷,安全联锁装置失效,设备启动前未进行安全确认,作业人员未规范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疲劳作业等易引发机械伤害事故;起吊、搬运、装卸等作业时物品堆放、固定不当,吊钩、插销、夹钳滑脱,吊绳、钢丝绳断裂等易引发物体打击事故;天气寒冷,违规用火用电取暖,易燃物料处置不当,电气线路过载、短路等问题隐患引发火灾事故风险增高。

(五)危化风险。设备、管道受低温影响冷缩、冻胀易产生变形、破裂,部分含水和易凝介质易发生冻凝易引发阀门、仪表失灵出现憋压、冒溢、断流情况,蒸汽、热水、电能等伴热、加温设备控制不当易引发设备超温超压,物料泄漏、设备停运风险高;黄磷、过氧化苯甲酰等危化品低温环境下易结晶分层致使稳定性变差,部分危化品低温条件下反应不完全产生不稳定的中间产物,火灾、爆炸事故风险高;冷高压状态下,因工作场所防寒保温措施造成通风不良,易引发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加之人的感知和运动机能下降,中毒和窒息事故风险高。

(六)煤矿风险。因爆破作业后临时支护不及时、顶板构造发育、老旧密闭墙维护不到位、爆破钻孔施工质量不合格、装药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炮孔封堵不及时等问题隐患,易导致超限事故,安全风险高;岁末产量冲刺,想出煤、多出煤意愿强烈,矿井运输作业频繁,可能存在皮带输送机超负荷运行、超挂矿车、斜巷“一坡三挡 ”防护措施不到位、绞车挂钩钢丝绳过度劳损、煤(矸)仓超负荷运转等情况,易导致运输、外因火灾、煤仓坠落(溃仓)等事故,安全风险高。

(七)非煤矿山风险。年末生产任务重,矿用索道、提升系  统超负荷运行,牵引钢丝绳、安全设施检测及维护保养不到位, 人员违章作业,违规载人,易因钢丝绳断裂引发货厢坠落、坠罐、 跑车等运输事故“敲帮问顶”制度执行不到位,采空区充填或放顶不及时,支护工作滞后,撬毛作业不规范,冒顶片帮风险高;大雾、低温天气,矿山道路易结冰打滑,矿车驾驶人员视线易受阻,车辆伤害风险高。

(八)烟花爆竹风险。烟花爆竹进入销售旺季,犯罪分子为追求利益,非法运输经营烟花爆竹,将非法烟花爆竹存放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超量储存、超范围经营、与祭祀等易燃用品混存混放等问题隐患潜在安全风险高。烟花爆竹装卸过程中车辆未安装阻火器违规使用铁质工具碰撞产生火花,装卸人员暴力搬运等行为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风险高。

(九)消防风险。气温持续下降,随着返乡居家人员增加,“小太阳”、电油汀、炭盆烤火等高负荷、长时间运行,违规遮挡散热口、烘烤衣物等行为引发火灾风险增大。春节期间,商业促销、娱乐活动增多,人流物流大,可燃载荷高,电气设备使用频繁,设施设备漏电、私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未及时更换老化和破损线路等可能引发火灾,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设施不完善易导致群死群伤;各类庆典、祈福、祭祀活动频繁,可燃易燃物多,违规烧香、烧纸、点烛、燃放烟花爆竹易引发火灾。

(十)城镇燃气风险。燃气软管老化松脱、管道阀门锈蚀冻裂、燃气报警器老旧失灵等问题隐患,燃气泄漏、燃爆风险高;出租屋、 自建房、民宿、网约房、集体宿舍、老旧小区、农村散居院落等场所,违规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擅自加装燃气聚能环(防风节能罩等)、燃气灶具无熄火保护装置等情况,加之室内通风不畅可能导致人员中毒和窒息。燃气场站内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压力、温度、流量等监测监控装置,燃气管道、设施巡检、维护保养不到位,易导致燃气泄漏引发燃爆事故。

四、重点工作措施建议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安委会2024年第四次全体成员会议精神,深刻汲取近期市内外多起生产安全事故教训,紧盯道路交通、消防、危化品、矿山、文旅、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切实做好春节期间各项安全工作,确保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开展全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各部门要围绕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矿山、工贸、校园安全、文化和旅游等14个方面,聚焦冬春事故灾害特点,进一步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排查岁末年初各类安全风险,着力破解深层次矛盾,动态整治清零重大事故灾害隐患,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灾害,坚决防范冲击群众心理底线的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认真做好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各部门要动态分析研判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充分把握节日前后安全生产工作特点以及今冬明春季节特点,全面核查掌握节日期间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督促指导企业针对性加强安全防范,落实落细各项安全管控措施;扎实推进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聚焦春运、重大活动公共场所人员聚集、施工动火、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电动自行车、文旅等方面,全面做好重点时段安全防范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确保群众平安过节。

)持续开展烟花爆竹旺季安全生产工作。各部门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旺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烟花爆竹生产经营旺季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全覆盖排查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内外部安全距离不足、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产品,零售点超量存储、下店上宅、前店后宅、在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外存放烟花爆竹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始终保持烟花爆竹“打非”高压态势,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员,压实压紧工作责任,密切部门协作配合、情况通报,强化追踪溯源、行刑衔接,切实抓好岁末年初烟花爆竹的安全防范工作。

)加强醇基液体燃料安全监管工作。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对醇基液体燃料生产、经营、运输和使用环节进行深入排查,建立基础台账、问题隐患清单和整改措施清单,督促企业(单位)闭环整改,强化醇基液体燃料使用场所的风险防控,畅通应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逐步引导其改用其他安全性能更高的非危险化学品燃料。同时加大“打非治违”力度,严厉查处以其他液体燃料命名,实质为醇基液体燃料而规避监管的行为,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四川省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公众平台

主办单位:广元市应急管理局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438号    办公室电话:0839-3265130   值班电话:0839-3270175   举报电话:0839-3265212   举报邮箱:515048724@qq.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22       蜀ICP备2021013158号-7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6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