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今天是:
2023年应急简报第4期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时间:2023-02-20 浏览量: 分享:

     按:2023214日,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市委何树平书记、市政府董里市长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批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国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吴勇主持会议。本次会议是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全市“拼经济、比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现将何树平书记、董里市长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批示和李国建同志的讲话印发,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何树平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批示


2023213日)


2022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等工作,在建立落实责任体系、夯实应急基层基础、队伍能力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维护全市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董里市长关于对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批示


20232月13日)


2022年,面对多重困难叠加、多种风险交织、多条战线作战的复杂严峻局面,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大幅下降,为维护全市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2023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1345”发展战略,聚焦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大安全大应急观念,进一步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处置、森林防灭火和防汛抗旱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切实筑牢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安全屏障。


李国建同志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3214日)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何树平书记、市政府董里市长对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进一步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下面,我就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忠诚担当践使命、砥砺奋进谱新篇,过去一年应急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应急管理系统极不平凡、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市委“1345”发展战略,重点在对标对表政治引领、全面强化责任落实、夯实应急基层基础、加大队伍能力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多线作战、全域出击、勠力同心战胜了高温干旱、暴雨山洪、地震灾害、缺电保供、疫情反复等多重困难风险,坚决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底线红线。

(一)在对标对表政治站位上展现新担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迎二十大”主线要求,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安全环境。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推进矿山、危化、消防、自建房、城镇燃气、有限空间等专项治理,开展“打非治违”和“护安2022”专项执法行动,安全生产指标实现“两个大幅下降”。出台《广元市全力做好新形势下森林防灭火工作三十条措施》,将林长制工作与森林防灭火工作一体化推进,实现森林火灾连续31个月“零发生”,常态化森林防灭火等工作经验被国家森防指办印发推广。出台《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安全工作二十二条措施》,探索建立预警信息“30123”叫应机制,成功应对多轮区域性强降雨过程,无一人因灾死亡,“7·13”青川县茶坝乡青新村水口社滑坡提前转移避让典型案例被部、厅宣传推广。参与“6·1”雅安隧道坍塌、“9·5”泸定地震等多起救援任务,充实展示广元应急使命担当。

(二)在强化责任体系落实上实现新突破。主动适应新形势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强化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出台安全生产领导职责清单2.0版,建立市领导包县(区)常态化安全生产巡查机制,推进县区、乡镇安委会党政主要领导双兼任,利州区制定《安全生产分管领导离岗交接制度》,进一步压实责任,减少工作盲区。明确市级部门及央省驻广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厘清16个交叉领域安全职责边界,昭化区建立强化安全生产机构运行保障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机构编制、监管评估。建立事故隐患“一单四制”工作机制,全面推行首席安全官、“一人一企(点)”蹲守值班、提级管理“三项制度”,全覆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地方党委领导下行政首长负责的防灾减灾安全责任制,实行县(区)、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同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双总指挥,调整完善各级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与毗邻区域森林防灭火、防汛减灾联防联控机制。

(三)在夯实应急基层基础上取得新成效。出台《广元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及第一、二批次28个乡镇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全面谋划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未来五年发展,旺苍县克服资金、人员、专业技术等多重困难,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省区域应急救援广元基地主体设施基本完成,加快推进城北消防救援站建设,区域救援能力显著提升。推进片区中心乡镇“两区两站一场一平台”建设,新建成省级安全示范社区3个、“安全宣传五进”示范点35个,朝天区大巴口社区成功创建成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应急管理延伸至乡镇、村社末梢。争取到位各类资金2.1亿余元,救助受灾群众79万余人次,率先在全省推进烟花爆竹智慧仓储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全省第一台急倾斜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改造,全市应急管理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四)在破解应急管理难点上取得新成果。坚持强化监管与服务并重,深化县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大力推进向乡镇委托授权行政执法事项,预防性执法监管延伸至基层末梢。聚焦铝产业安全发展,在深入调研广元经开区重点铝基企业基础上,出台《广元市铝产业安全发展十五条措施》。出台工贸企业安全发展三项制度,建立市县一体联动共管机制。同时,在安全监管过程中同步开展深入调研,针对各县区应急管理突出特点和典型风险,破解基层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难点堵点,创新开展16项应急管理重点任务攻坚。经分析评估,四县三区、广元经开区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其中,苍溪县负责的基层应急管理网格化建设、目标管理过程信息化,以及剑阁县负责的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县级示范点建设等3项任务推进有力,形成了较为成熟经验,将整合纳入市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在全市推广,烟花爆竹智慧仓储建设、智慧矿山建设、河湖水域安全监管、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等工作成效显著并深入推进。

(五)在锻造应急管理队伍上呈现新风貌。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等学习宣贯活动,刀刃向内狠抓干部纪律作风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卓有成效。着眼“全灾种大应急”目标,整合组建各类应急队伍数量207237104人,建设村(社区)微型消防站100余个。成立广元市民兵应急营二连,首次将民兵应急力量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加强专业力量建设,动态完善危化、煤矿、工贸等6大类182人次的应急管理专家库。“战汛有我、冲锋在前”应急管理党建品牌编入《四川省机关党建创新案例选编》。朝天区防震服务中心等3个单位、6名同志荣获首批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生产安全救援支队被评为矿山救护队标准化一级队伍,荣获2021年四川省防汛抗旱先进集体,1名指战员荣获广元市五一劳动奖章。

2022年,极不平凡、殊为不易。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突出的风险,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短板。比如: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企业本质水平较低,违法违规生产行为仍有发生,应急管理基层仍然薄弱,防汛减灾、森林防灭火压力巨大。我们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釜沉舟的勇气,舍得“一身剐”的担当魄力,全面辨识管控重大风险点,充分认清短板弱项,共同努力推动深层次矛盾问题破解攻坚。

二、守正创新迎挑战、强基固本筑防线,奋力推动应急管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之年,是市委实施“1345”发展战略启动之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广元现代化建设,围绕市委“1345”发展战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根本方针,聚焦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着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征程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要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脚踏实地把既定的行动纲领、战略目标、工作蓝图变为现实。年初,部、厅对今年应急管理工作方针和蓝图已部署。因此,接下来,我们将持之以恒围绕“对表政治、落实责任、夯实基础、强化队伍”方面下功夫。

(一)坚持政治领航,准确把握、坚定走好新时代新形势广元应急管理之路。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应急管理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根本价值遵循,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聚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用心用情用力,与时俱进转化为新时代新征程应急管理生动实践,形成党领导下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全市应急管理格局。

二是深化大安全格局理念。树牢大安全大应急的系统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根本方针,准确把握和顺应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等公共安全细分领域的科学规律,主动把应急管理工作置于广元事业发展大局,置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坚持居安思危、防字当先,统筹发展和安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建立完善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体系协同机制方面不断发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三是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主题,聚焦市委“1345”发展战略,以“不服输、敢争先”的精气神,全力以赴拼经济、比发展,把防风险保安全作为底线任务,有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主动塑造有利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实现发展和安全互为条件、彼此支撑,为广元现代化建设强劲起步、高位开局提供坚强保障。

(二)坚持精准施策,系统推进、全域构建大安全大应急责任体系。党的二十大部署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这要求应急管理必须树立系统思维,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工作方法、政策保障等各方面转向事前预防为主,切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是健全明晰责任体系。全面深化清单制管理,压紧扣实企业主体责任、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应急部门综合监管责任“四个责任”。持续加强县区、乡镇安委会“双主任”制度落实落地,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职责清单、年度工作清单,推动两级安办实体化运行。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管理“三项制度”。深化县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铺开执法中队阵地建设,推进向乡镇委托授权行政执法事项,把预防性执法监管向基层一线延伸。完善市、县、乡、村四级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按照业务相近和“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原则,进一步厘清新兴行业领域和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风景区等功能区,以及乡村振兴、中小学生溺水、农村一氧化碳中毒、城镇燃气泄漏等特殊领域的安全职责,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二是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始终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持续深化国省十五条硬措施及我市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开展集中攻坚,做到排查发现、治理台账、挂牌督办、整改销号的全流程系统治理。持续推进矿山、道路交通、自建房安全、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开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治理和巩固提升行动。强化高风险煤矿和长期停产矿安全监管,加强瓦斯、冲击地压、透水灾害治理。督促落实《煤矿安全监管监察远程在线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坚持每日在线巡查。开展全覆盖重大危险源企业督导检查,严格烟花爆竹仓储经营风险管控,全面推广智慧仓库建设。持续推进冬春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落实群防群治,强化综合治理,遏制“小火亡人”事故。扎实开展“强安2023”专项执法行动,聚焦非煤矿山、工贸等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县区异地交叉执法、市级复查,执法质效纳入县区安全生产党政同责考核,逐步解决基层“执法宽松软”问题。完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群众举报核查处理工作制度,依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追责问责,形成威慑效应。充分发挥吹哨人作用,借鉴兄弟市州“安全隐患随手拍”好经验,打通群众举报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政民通道,逐步构建安全防范的人民防线。

三是筑牢防灾减灾安全屏障。全效推进灾害治理关口前移,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着力推动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持续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深入落实《森林防灭火工作三十条措施》,推进常态化治理,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各方责任措施,督促落实森林防灭火包保责任、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制。持续加强火源管控,严格执行省市2023年森林防火命令,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突出重点区域、重要目标、关键时段火灾防范。严厉打击违规野外用火,坚决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提升地震地灾应对能力,开展地震灾害趋势和地质灾害风险会商研判,发挥重特大地震应急救援行动方案作用,完善重点危险区应急预案,推动市县两级建立毗邻地区地震应急救援联动。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试点,加强地质灾害资金和应急处置项目第三方动态评估。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深入落实《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安全工作二十二条措施》,及时调整更新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分级公示防汛抗旱责任人,细化落实各级防汛减灾“包保”责任,开展防汛减灾督导检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深化相邻市县、相关部门协作机制,提高联合应对水旱灾害能力。加强会商预警,督促严格“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紧盯重点部位、重点领域和重点人员,发挥机制联动作用。

(三)坚持提质赋能,协同共建、聚力夯实应急基层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坚持抓基层、强基础,立足“防、抗、救”相结合,在强基固本上持续发力,加快实施《广元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及33个片区乡镇应急体系专项规划,进一步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

一是健全协同高效的指挥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职能,进一步完善市县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应急指挥机制,统筹协调灾害事故会商研判、抢险救援、转移避险、灾害救助等全过程管理。建立分级指挥和专业指挥相结合的指挥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间、军地间协调联动机制,强化信息通报、力量合成、资源应用。推进乡镇应急指挥机构建设,以中心镇为片区重点,建立横向紧邻乡镇的应急联动机制。持续推动市际、市内毗邻地区灾害事故联防联控和救援协作,完善上下游区域、邻近地区应急联动机制。推动预案管理制度、基层预案文本和预案数字化建设,形成国家、地方、企业等各类应急预案互相贯通、配套支撑格局。举行全市“5·12”综合实战演练,着眼重特大灾害事故,组织实施场景多元、任务多类、参与多方的综合性演练,同步做好总结评估,逐一完善相关预案,不断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建强覆盖全域的应急能力。全面建成省区域应急救援广元基地,完成市生产安全救援支队、市防震减灾服务中心整体搬迁,探索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救援功能城市。推动川北救灾物资储备中心、旺苍县、青川县、昭化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合理调整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和品种,确保本级应急物资储备要满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的需求。积极开展应急能力提升行动,重点加强乡镇(街道)、工业园区等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推进33个片区中心镇“两区两站一场一平台”同创同建,推动新(改、扩)建一批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消防救援站、物资储备站、应急避难场所,逐步完善市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并充分发挥作用,加快青川县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不断提高城市和基层的安全风险抵御能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网格化和基层应急管理“三图四单、一库七有”试点工作成果,加快乡镇(街道)应急平台体系“网格化”,完善应急平台数据库,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加强应急通信保障,提升“三断”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三是健全专兼互补的救援力量。支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优化力量布局。加强市应急救援支队建设,切实提升矿山、人防、水域、森林消防等“一专多能”“一专多用”的应急救援能力。做好全市应急救援队伍能力评估工作,加强军地协作、毗邻市县应急联动,持续推进专业应急队伍与民兵应急队伍力量互补建设,把地方性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纳入民兵队伍建设,将民兵应急力量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员突击队和应急志愿骨干队伍的积极作用,依托基层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锻造适应多种灾害领域需求的应急志愿者队伍。认真贯彻落实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的意见,推广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重特大事故灾害抢险救援现场协调机制试点经验,引导各方有序参与抢险救援。探索建立城乡社区应急处置技能培训机制,加强应急知识培训普及,提升应急志愿者队伍的履职能力。

(四)坚持揭榜争优,奖惩并举、高位推动应急管理重点课题任务。2022年,全市应急管理16项重点课题任务立足广元实际,为破解瓶颈问题、补齐基础短板、强化管理弱项的创新之举,经过一年的攻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23年将按照“1县(区)1题”继续深入推进实施,市应急委、市安委会将继续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县区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目标考核,并与相关项目资金安排挂钩。

一是突出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深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发挥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果,落实分级分类安全监管执法,严打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推进智能煤矿系统建设,提高大中型非煤矿山比例,持续推进铝产业安全服务,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深化宣传教育“五进”活动,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创建。

二是突出提升自然灾害防抗救能力。用好自然灾害普查成果,提高全社会防治能力,扛起自然灾害防治责任。坚持科学精准、群防群治,突出抓好防汛抗旱、地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森林防灭火等防治工作,全面提升抗灾韧性。

三是突出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努力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提高预案编制水平,组织基层群众深入参与演练,教育引导群众提高临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中心镇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做到有应急队伍、有物资储备库、有多功能避难场所、有保障经费、有管理制度,全力推动基层应急管理网格化。

(五)坚持自我革命,凝心聚力、从严从实锻造应急管理队伍。当前,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越是目标远大、任务艰巨,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需要培养造就一支堪当重任的应急管理干部队伍。

一是实施“铸魂”工程。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对标对表党章党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落实双重管理体制,加强应急管理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对班子运行情况的评估分析,全面掌握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忠诚履职情况,客观公正推荐优秀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把握新形势下应急管理系统党的建设特点,推广在应急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经验做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大力推广责任、任务、检查“三张清单”,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水平。

二是实施“固本”工程。细化完善“三张清单”,持续推进干部纪律作风建设,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要害部门、重点区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要求,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坚持开展作风问题常态化排查,推动党员干部带头落实“严真细实快”要求。

三是实施“强基”工程。持续做好教育培训,科学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精心组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五周年学习宣贯活动。用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青年干部大讲堂等教学平台,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课程,着力增强应急管理本领。努力提升专业能力,组织开展执法“大比武”、案件“大评审”实战练兵活动,强化以练促训、以训提能,让每一名应急人都成为行家里手。坚持内强外引,建立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和动态管理机制,及时动态调整管理,把优秀年轻干部及时补充“入库”,着力实现“周期性选拔、常态化储备、动态式管理”年轻干部选育新格局。对长期在基层一线默默无闻、辛勤付出的年轻干部,严格落实人文关怀等各项关爱措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把关爱应急干部的人本思想理念落到实处。

同志们,回首来路,拼搏奋斗的旋律激越铿锵;眺望征途,再谱新篇的豪情激荡人心。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激扬“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豪情,以历练“敢于啃硬骨头”的韧劲,一往无前、顽强拼搏,用智慧和汗水铺就前进道路,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作为,为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四川省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公众平台

主办单位:广元市应急管理局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438号    办公室电话:0839-3265130   值班电话:0839-3270175   举报电话:0839-3265212   举报邮箱:gysyjglj@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22       蜀ICP备2021013158号-7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6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