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今天是:
2021年应急简报第31期广元多举措保障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来源:本网 时间:2021-12-08 浏览量: 分享:

广元多举措保障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广元三举措护航工贸行业生产安全

★广元市持续抓好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广元多举措保障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救灾资金保障。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程序,对7个县区和经开区开展需救助人口调查并在“一卡通”审批平台录入救助人员基本信息。组织发改、财政、应急管理等部门,对保障物资储备、受灾群众救助安置等各项工作经费需求进行研判。目前,县区财政计划安排695万元,用于解决本年度受灾群众衣被、口粮、取暖等需要。

过冬物资储备。按照“分类+定期”的管理方式,对本级储备的物资进行清理。过期变质物资及时报废;帐篷、折叠床、棉被等生产周期较长的物资及时采购补充;食品、饮用水、衣物等易过期变质生活物资与厂商、超市“协议代储”。11月17日,省应急管理厅向我市调拨2021年御寒物资,包含棉被5000床、棉大衣3500件。市救灾物资储备库现有生活类物资基本满足启动本级四级应急救助响应所设转移安置人数条件需要。

严格审批分配。坚持“分类救助+重点救助”的救灾物资分配原则,按照“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工作要求,过冬保障物资向艰苦偏远地区受灾群众倾斜,优先照顾农房重建户、孤寡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11月底,全市受灾困难群众共计发放棉被14867床、棉大衣6203件、毛毯1783床、其他1170件,救助受灾困难群众2万余人次。

 

广元三举措护航工贸行业生产安全

 

摸清家底。对照《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试行)》等标准规范,以环境特点和固有危险性分析为导向,在全市范围内2次开展工贸行业全面摸底调查统计,形成792家工贸企业台账,按照“高、较高、一般和低”四类风险等级标准,对评定出的高风险企业9家,较高风险12家,一般风险76家和其余低风险企业,实施分级分类动态监管。

培训提升。同步推进市县两条线,采用“专家培训+现场参观”的方式,召开1次安全生产工作现场会,覆盖全市15家冶金有色行业50余人。苍溪等5个县(区)以风险辨识、防范措施、应急救护为重点,结合新《安全生产法》宣贯契机,对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6个行业440余人开展安全培训,基本完成全市全年培训计划。

执法监管。采用“企业自查+政府督查”的方式,以“创安2021”监管执法专项行动抓手,突出应急预案修订演练、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清单制建设推进情况等重点,对全市131家规模以上风险较高的工贸企业,围绕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液氨制冷、有限空间4大工贸行业高危领域和重点环节开展专项整治。截至10月底,市级督查检查企业15家次,排查问题隐患67条,移交立案调查存在突出问题隐患企业2家,移交问题隐患14条。

 

广元市持续抓好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企业监管监察。坚持“责任为龙头、清单为载体、双控为基础、科技为支撑”工作主线,以安全生产“互联网+”“清单制+信息化”等建设为重点,依托安全生产清单制系统,建成企业双重预防机制、重大危险源管理、安全生产作业、安全轮播等10余个功能模块,实现“政府监管+企业负责+一线作业”3个同时在线,着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截至目前,已接入企业26家,装载清单1万余条。

行业共建共管。以“应急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接入公安、水利、自然资源、交通等9部门后台数据,统筹推进“雪亮工程”“智慧旅游”等行业安全应用场景协同建设。截至11月底,成功接入地质灾害监控数据1000余路,交通运输、河流(山洪站点、水利工程)、人员密集场所等视频监控数据3000余路,企业监控数据200余路,“横纵相交”的应急指挥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应急救援工作“最强辅助”基本建立。

市县互联互建。按照“市县共建+整体推进”的方式,形成全市“1+7+N”模式(暨1个市级应急指挥中心、7个县区应急指挥分中心和N个已建成的乡镇应急指挥点),以1个基础数据平台和安全生产监管、森林防灭火、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行政执法、责任清单、政务管理、综合业务等8个业务子系统的基本框架,建成“广元市应急管理综合管控平台”,集成市县应急系统“五个一体化”,实现“一对多”“多对多”视频会商、指挥调度、应急值守、新闻发布等功能,破解全市应急管理“信息孤岛”问题。


四川省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公众平台

主办单位:广元市应急管理局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438号    办公室电话:0839-3265130   值班电话:0839-3270175   举报电话:0839-3265212   举报邮箱:gysyjglj@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22       蜀ICP备2021013158号-7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6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