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连续18个月实现森林火灾“零发生”
 
广元聚焦聚力森林安全,压紧压实各级防火责任,强化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地,全力推动森林防灭火形势持续稳定,实现连续18个月森林火灾“零发生”。
每周调度,夯实体系。
各级森防指办公室牵头抓总,应急管理、林业、公安、气象、消防救援等部门密切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采用“视频调度+现场会议”方式,由常务副市长、副市长及两位副秘书长4位市领导“每周三”轮流牵头,组织应急管理、林业、经信等部门,围绕春季旅游、农事活动频繁、全国两会等实际,“每周一主题”调度全市森林防灭火重点工作,推动各项决策部署终端见效。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题调度5次。
区域互动,联防联控。
以落实联防联控机制为导向,横向与陕西汉中、甘肃陇南及南充、绵阳等5个周边地市及11个毗邻县(市、区)签订区域应急联动协议,推动信息共享、资源共建、队伍共训、火情共战;纵向建立市、县(区)、乡(镇)、村(组)+护林员“五包”责任制,签订市县乡村四级领导干部责任承诺书9259份,形成责任闭环。
卡点阻源,多线巡护。
按照特殊人群“对人”、特殊时段“对点”、特殊要道“对标”管控原则,设置防火检查站和临时卡口308个,全覆盖升级换代115处国有林场(林区)、自然保护地出入口和林区主要路口防火二维码。组织6710名生态护林员及村(组)干部,充分运用高山瞭望、地面巡护、空中巡查、视频监控等多种方式,筑牢用火时间、入山检查、林内巡护、联防联保“四道防线”。
 加大投入,智能管控。
 落实森林防火专项资金1500余万元,完善远程视频监控、林区道路、林火阻隔系统等基础设施,配齐森林消防专用车辆、无人机、扑火机具等防护装备。充分运用高山瞭望、地面巡护、空中巡查、视频监控等多种方式,组织林业、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加强火险形势会商研判,及时准确发布短临预警预报信息。在城区周边重点禁区建设人工影响天气设施27处,适时组网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利用“可调节”降雨量,降低森林火灾风险。
 管控线网、紧盯火源。
 紧扣春耕备耕活动潜在风险,立足林区及周边农事违法违规用火、民俗违法违规用火、生产生活用火、群众郊游踏青野炊等行为,针对集中墓区和人群集中等群众祭祀需求实际,按照“应建尽建”要求,在全面修缮维护现有焚烧池的基础上,新建焚烧池61处,建成3738处,抢抓清明节前祭祀用火管控。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因祭祀引发的森林火情火灾。
宣传引导、风险预控。
以1.66万个“村村响”应急广播每日不少于“三轮次”播放要求,全域宣传防火命令及防火常识。以“森林防灭火宣传月”、“3·30警示日”为抓手,契合宣传教育工作“五进五到”和“校园六个一”等活动导向,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防火区张贴省、市、县(区)最新森林防火命令7万余份,出动流动宣传车750余台次、7100余人次,全覆盖开展春季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