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矿井涌水金属含量超标、污染沿途河流等问题,朝天区梯次发力综合治理矿井涌水,全力守护辖区水生态环境。近日,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项目经验交流及现场推进会在该区羊木镇召开。该区羊木关口煤矿矿企涌水综合治理成效获国家生态环境部肯定。具体做法:
(1)敲定治理方案。邀请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专家现场踏勘辖区需治理的21家矿企37处矿井涌水点,全面核实涌水量、水质指标、岩溶发育等情况,并根据矿井涌水成因、环境影响大小等,制定封堵、封堵+综合管控、综合管控“三套治理方案”,由朝天生态环境局、相关乡镇、涉及矿企联合推进治理。
(2)试点示范推进。投入资金3000万元,选取治理复杂的羊木关口煤矿3处涌水点作为试点项目进行“封堵+综合管控”治理。聘请省天晟源环保公司开展试点项目工程设计、施工,对涌水量较小,但水质超标情况严重的涌水点(通过封隔回填恢复原有水循环系统,对涌水量大、季节性强的设置涌水跌水渠、平流沉淀池、风险管控区等进行自然衰减。目前,试点项目已完成治理任务94.6%,试点区域水质悬浮物减少80%以上,涌水至河流汇入点铁含量降至0.015毫克以下。
(3)持续监测水质。针对已治理的矿井涌水点,分别设置地表水、地下水监测点,实时掌握地表地下水质、地下水流向等指标,同时落实专人驻点常态化开展观测巡查、设施维护、信息预警,一旦发现异常监测数据和突发状况,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并跟踪整治。截至目前,全区19家矿企35处矿井涌水点已治理完成,天赐煤矿、新山煤矿2家矿企2处矿井涌水点治理预计11月底前全面完成。